在厦大,共赴一场海峡两岸的青年之约

近期,厦门大学举办了一场八闽高校美食节活动,9所福建高校代表带上本土食材,在食堂18个档口现场制作,烹饪芋泥香酥鸭、海鲜锅边糊、泉州姜母鸭等35道菜品供师生品尝。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厦门大学特地邀请了金门大学60位师生到场,共享八闽“食”光。“厦大食堂的菜对我们来说‘又新奇又亲近’,跟台湾很多的夜市小吃接近,尝起来特别亲切。”金门大学棒球队领队蔡老师说。

共品美食佳肴,到体育竞技、知识竞赛、科技交流……在厦大,一场场海峡两岸高校的交流活动举办,为两岸青年搭建起交流交往的平台。



11月23日-27日,“情牵厦金”两岸青年学子文化研习营暨首届厦门大学-金门大学棒球邀请赛举行。此次活动让金门大学师生更好地了解厦大、厦门和闽台历史文化,让两岸青年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1月11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生物知识竞赛在厦门大学举行。厦大充分发挥“海峡、海丝、海洋”优势及学科特色,不断扩大面向台湾高校的“朋友圈”,以赛促学,以情促融。



11月25日至26日,2023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与工程教育交流会暨福建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厦门大学举行,打造了海峡两岸互访互学、共促发展的工程教育交流新平台。

(文/学生记者 吴宇婕 夏羽 穆妮拉 图/校团委 生命科学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两岸青年,情在体育竞技

“砰”的一声,球棒与棒球碰撞,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一道美丽的弧线划过,棒球越过了对手的防线!对来自金门大学棒球队的何助骏而言,在比赛中成功击出安打是他成长的里程碑。而这一次,他的里程碑上留下了厦门大学的印记。

何助骏等来自金门大学的同学在为期5天的交流活动中,和厦大师生以球会友、研习文化,共赴一场海峡两岸的青年之约。这发生在11月底“情牵厦金”两岸青年学子文化研习营暨首届厦门大学-金门大学棒球邀请赛上。

“两场棒球赛对我来说太少了,希望以后可以和厦大同学们再多打几场!”这次虽然不是何助骏首次踏足厦门,但此次的海峡两岸棒球交流赛赋予了厦门之旅特殊的意义。这几天,两校棒球队的同学频繁交流球技和心得,互相切磋。

此外,同学们还在研习营一系列的活动中感悟:论学,学子们探访厦门大学校史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等地,深刻感悟百年厦大的独特魅力,了解厦门特区的发展历史及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论行,中华射艺体验,与泛舟、帆船的湖海之行,无一不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在未曾接触过的中华射艺活动中学习到如何拉弓、射箭、中靶,何助骏非常开心:“第一次体验射艺,对我来说很新鲜。”

文化为根,体育为基,“情牵厦金”将两岸学子在厦门大学紧紧牵起。“两岸青年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何助骏的期待也是许多金门大学学子的心声。

同根生、同本源的文化使彼此以文促情、以情促融,相识相通。

两岸青年,情在知识竞赛

“请阐述碱裂解法的原理。”“请阐述心肌与骨骼肌结构的区别。”“请阐述植物缺硼的症状。”大屏幕上展示着有关“进化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试题,选手们屏息凝神,拳头微微攥紧,赛事越来越激烈。

在冠军争夺赛上,看着自己擅长的题目被选走,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应沛澍和队友的心砰砰跳了起来。“虽然最后选择的题目不是我们所擅长的,但在队员们的集思广益下,我们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应沛澍骄傲地说。

不久前,由厦门大学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教务处、翔安校区管委会、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翔安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厦门科学城Ⅱ号孵化器指导,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生物知识竞赛举办。来自台湾清华大学、长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8所海峡两岸高校的9支队伍和大赛评委、各高校领队以及师生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厦园,共赴这场知识与友谊的盛会。

本次竞赛共计三轮,初赛、复赛的竞赛形式分为共答题、抢答题与接龙题,决赛则为问答题。9支参赛队伍的36名选手都做了充分准备,同台竞技、交流互动,共学共探生物知识。

赛程激烈,两岸高校选手们的表现也都十分出色。在台湾清华大学和兰州大学的初赛加时赛中,台湾选手更是“惊艳”了众人。与常规赛不同,加时赛的题目从中文换成了英文,台湾选手率先反应过来,迅速给出了答案,这正是得益于台湾着重双语教学的优势。“这次的两岸高校知识竞赛让我见识到了台湾选手的比赛风格,也感受到两岸生物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各自特色。”应沛澍说道。

紧张的比赛后,一场轻松欢乐的文艺晚会拉近了两岸选手的心。动听的歌声,靓丽的舞蹈,各高校师生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精彩的节目和欢声笑语仿佛一条丝带,将两岸青年的心连结在一起,越靠越近。

两岸青年,情在科技交流

11月25日晚,“同心筑梦携手共进”海峡两岸大学生科创经验交流活动在翔安校区新工科大楼二楼的开放空间举行。对于厦门大学RCS机器人队队长陈煜楷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交流经历:“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能够跟台湾的同胞去进行专业比赛上的交流。”

当天下午,陈煜楷带领RCS机器人队一起参与了海峡两岸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与工程教育交流会暨福建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厦门大学、金门大学、集美大学等14个高校70支代表队的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

在晚上的交流活动上,金门大学代表队作了介绍,他们提出新颖的“ESG”理念——用“环境保护”(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来高度概括队伍的运行模式和建设初心。

“和大陆大部分的大学生机器人队伍一样,我们以锻炼技术为主,更侧重于打比赛。金门大学机器人队则把重点放在了实际应用和服务社会上。”在陈煜楷看来,这场交流会让他们认识到了另一种风格的大学生机器人队伍。

金门大学的分享也让他对未来的团队建设和转型有了新的思考和计划。“前几年,我们队伍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架构。”与厦大队伍专注科研赛事不同,金门大学的机器人队伍更强调团队的结构划分。大一、大二的同学主要负责学习知识;大三时他们将按照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服务社会实际需求,或是精进技术,为竞赛做准备。陈煜楷表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新的“解题思路”。

金门大学代表陈冠延则表示,接下来,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厦门大学队伍代代传承、代代研发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技术,以求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这个以交流互促、互学共进为基调的平台,两岸青年敞开怀抱,彼此相拥,实现了海峡两岸青年一代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