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予热爱
致新闻中心
书予热爱
--致新闻中心
是所有热爱和成长共同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相遇,我们在共同的镜头前和笔迹里,用崇高的新闻工作者的信仰,凝聚了这样一份跨系部的归属感和无关名利的荣誉感--很难得,很珍贵,所以我分外珍惜。
我仍旧记得两年前自己站在面试学姐前的局促,也清楚记得当谈及加入新闻中心原因时,自己内心涌起的那份莫名的冲动,我说,“我有信心,新闻中心会因为我变得更好,我也会因为新闻中心而变得更好。”或许,这是一个承诺,是我和新闻中心的双向承诺。但是至今,我仍不认为自己实现了这个承诺,我还不太确定,我热爱和归属所在的新闻中心有没有因为我变得更好。暗汐终究漫月影,从此涧落一段明- 我仍旧用当时绝对炽热的笔触,来尽心刻画我想要的新闻工作者的模样--他的背后,必定带着新闻中心赋予的最深沉的光。
好像我所有的幸运都在这里。很幸运有松茹学姐和泽美学姐为我揭开了警院的画布,并且肯定了我浅淡的笔墨;很幸运有康路学长晦浅皆及、理想工作的交流,让我避免了许多坎坷;很幸运有毅恒陪我一起在这里扬起最初的帆,淋了运动会不得以避的雨;很幸运有我档期最长的搭档佳凝,带着我又经历了一遍实习;很幸运,坚定在部门的每个人,我都留有共同的故事.....那首怎么唱来着,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你,你们是不能缺少的部分。
很幸运我确实在这里得到了成长,校报的编辑、推文的发布、抖音微博文案的参与......从部分的参与,到独当一面的组织安排。那份承诺,新闻中心对我的承,确实实现了,我有在变得更好,在新闻工作者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自信。
我相信这是一种传递,我相信当初自己作品发布时的满足感也会在小22这里出现。22的弟弟妹妹们,还记得第一次线下大会时,我告诉大家,我们组织上是部门,但形式和日常中,更多的是一种社团的亲切感,所以向来所谓学长对学弟、主编对责编的上下级关系,在新闻中心是淡化至无形的。而这几个月来,你们注入部门的新鲜感让我更明晰了一个概念,新闻中心--无论微信、抖音、微博、编辑部任何一个平台,都环抱在这份共同的归属感中。这样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做以共同的努力的人,我们称之为同志。小同志们,接下来的路,请你们坚定地走下去。
已经两年了,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对着镜子打领带的模样,却还记得第一次拿到记者证和臂章时的欣喜若狂、还记得当时的展望--和现在期待的一样。熬过了疫情的封控,撑过了实习的滞涩,我们可以真正拿出属于我们媒体记者和编辑的底气,来展现部门应有的风采,去追求我们能力应相匹及的成绩。
但所有的这些底气,其实离不开部门“前辈”们的铺垫,你们留的“家底”很殷实,留下的过往足够辉煌,承蒙植荫之意,愧以无为之形。我想说的是,以你们为标杆,至少,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靠谱”,努力达到及格。
且住流年饮怒马,将行逸文赋新花。新闻中心,越来越好;我们,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