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芯短评
文化河南“出圈”“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近日,河南卫视“中国节气”冬至篇推出,再次火爆全网,阅读量突破 41 亿,成为继“中国节日”系列后的又一“破圈”之作。 河南卫视对“流量密码”的把握再次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只有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代表达,才能激活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文化基因。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双重加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守的是中华文化根脉, 创的是表现形式与传播方法。 近年来,河南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有效的传播策略,迅速“出圈”。 2021 年,河南卫视春晚舞蹈《唐宫夜宴》,精准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随之而来的“中国节日”系列更是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该系列 18 期节目全网浏览量超过 800 亿次,海外平台总观看量超过 5000 万次,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正是体现了创作者将时代价值融入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创作的路径选择。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实现话语与叙事“双重转化”。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就要摒弃枯燥的居高临下的话语方式,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多模态解读、多向度传播。 近年来,河南搭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域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构建“年轻化+大平台”的立体传播, 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文化创意产品共同发力,形成超级传播力。 另一层面,媒体间的融合互动、跨界传播也有力提升了传播效果。 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IP 将河南历史、人文、品格用沉浸式戏剧的方法进行重构,创造出别样的观感体验和叙事纵深,可以说,每一个剧场都是一场丰富的河南历史文化盛宴,“只有河南”在跨界转场中成功实现了叙事转化,塑造了文化品牌。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凸显传统与当代的“审美叠加”。 只有将传统与当代审美进行叠加,才能让公众产生共情共鸣、同频共振。 河南的文化创新传播,没有主打“趣味”,而是选择了庄重与大气,用高科技手段再现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科技之美。 如“中国节气”冬至篇中以“气”作为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探寻生命起源,在高科技手段助力下营造出富有东方美学特征的独特景观,而画面背后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流淌入心。 正如观众所言:“它们因东方气韵和科技之美打动人心。 ”
总之,近年来文化河南频频“出圈”,不是偶然,是其主动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奔赴时代变革,主动拥抱新时代新文化的选择。 展望未来,厚重河南也必将在创新中输出更多文化产品,“活”出新的形态,回应历史,滋润当下,绽放出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