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经济地理,情系财大教育

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小建



深研经济地理 情系财大教育

——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小建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内,每天早晚大约上下班时分,师生们经常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顶着花灰色的头发,戴着一副儒雅的无框眼镜,快步地行进在美丽的校园中。每每看到他,大家都会热情地招手问候,而他也会一如既往地点头微笑回应。这位老教授,就是学校原校长、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李小建。

“把问号拉直”的40

19721977年,李小建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某部队,担任测绘班长。“大家都说军队是大熔炉、大学校,部队要求严、纪律性强,服役那几年,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回忆起部队生活,李小建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段岁月既有叠军被、出早操的枯燥,也有奔波海疆、测绘保障的辛苦,让他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处事态度,磨砺了直面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还让他在测绘工作中,更加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后来从事学术研究培育了专业情感。

1977年,一度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李小建牢牢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踏上了自己的求学之旅。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努力,李小建先后获得河南大学理学学士、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经济学博士学位,丰厚的知识积累为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初在大学工作算起,李小建从事经济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已逾四十载。研究工作的积淀和方向开拓受益于在多所国际名校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在南开大学读博士期间,李小建以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名义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研究两年多,建立了问题导向的研究思维。其后在匹兹堡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莫纳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学府的学习、研究和教学经历,使他得以了解国际不同学派的观点,对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并从学科交叉角度思考和创新。

“所有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把大问号变成小问号,把小问号拉直。我这40年,其实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把问号拉直。不光科研如此,教学也是这样,是帮学生把问号拉直。”李小建如是说。

带领学校“再起跑”的12

200311月起,李小建担任河南财经学院院长。后来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校合并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小建担任首任校长。到20159月,他在校(院)长岗位上勤勉工作了12年。

原河南财经学院办学面积较小,学校发展较快、生源较好,如何突破狭小的办学空间、为学校迎来更大的发展,成了李小建上任之后的“头疼事”。

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小建感叹“那是最艰难的时刻”。征地建校、停建、又复建,这一下子就是五年的光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李小建和全校师生一起不懈奋斗,建造了现在的财大校园。“厚重、特色、美观、实用”,他对校园设计着眼于时间越久越耐看的朴素理念,建筑外观选择长城灰为主色调,点缀以酒红色,矗立在繁茂花木和如茵碧草之间,构成一幅优美的校园风景画。

“治学如逆水行舟,办学也如此。作为校长,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把学校办好。以前学校建设不错,现在咱们要继续努力、再起跑。”从上任起,李小建始终把不断深化办学理念、拓宽办学思路、提高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他提出学术兴校战略,开始按照大学构架及理念谋划未来、引领发展。从此以后,学术兴校作为重要引领,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支撑。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与完善,以“学术”为中心,以“质量、人才、特色、制度”为四个基本点的战略构架逐步形成。在“学术兴校”的指引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有力抓手和坚实载体,学校也先后获得了“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200841日《中国教育报》以专版刊登了李小建的文章《地方财经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与创新》;200857日《光明日报》以“打造优势学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题,详细报道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学术强校永远在路上

李小建历来注重学术治校、学术强校。他不止一次讲过:“学校要重视学术,学生学知识的本质是学术,学校要培养学生敬畏学术,敬畏真理的精神,以学术培养人才,让学生在四年后离开大学时有收获有所得。”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他坚持以探究性教学为主,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课堂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能力。“要教给学生如何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而不是交给学生怎么去开一把锁。”

李小建对学术研究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一直强调“搞学问要先‘摸活鱼’,然后才能上‘大菜’”。他先后调研2万多个农户和2000多家企业,从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与维多利亚州交界处小城以及悉尼西部的企业调研,到深入河南乡村企业、农户访谈的点点滴滴;从建立中国的公司地理学,到发展经济地理学小尺度研究;从开拓农户地理研究,到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揭示中国经济地理现象的形成机理……李小建及其带领的团队在全国经济地理学及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编的《经济地理学》1999年出版以来,修订3版,每年印行2次,发行52万册,被全国大多数高校使用,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和首届国家教材建设二等奖(后者是河南省唯一的奖项),引领了该专业24年的人才培养。

从校长岗位卸任以后,李小建依然勤勉耕耘在学术岗位上。不仅自己带领科研团队在学术上攀登高峰,还出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是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李小建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后,致力于学校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对教授治学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这些热爱学术的人,不会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负担,而是当作兴趣爱好。把学问做好了,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对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就会非常欣慰。当然,这更是我们的一种社会责任。”

为了这份责任,李小建从校长岗位卸任8年后,仍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辛勤工作,为学术发展耕耘奉献。校园的小路上,清晨或傍晚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镜片,映出他深邃而睿智的眼神。他坚定地走着,已是一头斑白,恍惚间时光错落,清瘦的身姿依旧挺拔,一如多年前刚踏上教学科研之路的那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