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药长飘香

—百年传承中医药


2023 年中国·百泉药交会开市仪式在辉县市百泉镇正式启动, 千余年药都再次满城飘香。我同伙伴们从新乡学院赶赴现场,去探索中草药和人类共同谱写的史诗、去聆听中草药和中医学的故事、去更近距离地嗅上一股中药香。

“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 百泉药交会最早源于隋朝,已经有 648年的历史。起初它只是为祭祀神灵而建的百泉卫源庙会,后来逐渐发展并确定为全国性药交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百泉药交会在每年的春季都会盛大开市,全国药材大宗都会前往赴会。北药南调,南药北往,共赴一个飘香千年的约定———待到春暖花开时,中国百泉药交会开市!

来到百泉镇,越靠近药交会现场你越能感受到那浓郁的中医氛围。在入口拐角处、小道两侧旁零零散散地支着几个小摊位,有来自西藏的“根治颈肩腰腿疼痛”,有百泉当地的口腔中医,有一托一推间便关节复位的神奇疗法,他们都是妙手,是中医药文化百年传承的桥梁。

在药交会现场的入口处,我以出镜记者的身份现场介绍百泉药交会,伙伴支起相机进行录制。 来往行人攘攘,有背着手走来的老人,有拉着幼童赶来的中年妇人,时而夹杂着三两个青年……这时,一位老人走上来,“你们这是要直播吗? 教教俺小孩儿吧,俺这草药可好了……”“没有没有,爷爷,我们这是录制,做个新闻,我们不会直播。 ”听到不是直播,老人嗫嚅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垂着头离开。

进入会场,摆满中草药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药材。 丹参、栀子、决明子、葛根、野生灵芝等等各种药材数不胜数,就连常被我们忽视、丢弃的酸枣仁竟也是一种药材,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可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功效甚是多样。 这不免让我再次惊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奇妙。

往会场更深处走去,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摊主大多是中老年人,却个个精神矍铄呢?“因为现在年轻人们都不大爱这些了,”从东北迢迢而来的卢摊主低叹道,转瞬又笑着招呼我们,“试试这铁皮石斛,能直接放嘴里嚼,它不苦,越嚼越香,养胃! ”说着掰了根递给我们,“我闺女和你们差不多大,今年大二了……”离开时我们碰上一个卖吃食的年轻女孩,攀谈间了解到她就住在离百泉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幼时奶奶就常带她来参加药交会, 潜移默化中她深深地爱上了百泉镇上浓郁的药香,如今再来是想带些治高血压的药材回去,也想再来闻一闻幼时便爱上的药香。返程的大巴上我的嘴巴反复蠕动,似乎还能感受到石斛的药香,嚼到后面那股软糯的口感令我着迷。

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已经传承发展了 5000 余年,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人文财富。 19 世纪末期随着清王朝的腐败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医药逐渐走向没落,西医在中国盛起。 而今,我们的祖国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场药交会前来赴约的不仅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药商,还有闻名而来的百万名海外药企、客商,中医在逐步走向国际大舞台,相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也定有着绵绵不绝的青年力量在传承这股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