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节 的 饺 子
花甲之岁的冬至节,我想起了已去世多年的父母亲在冬至节包的饺子,也想起了母亲说的冬至节吃饺子的风俗来历。
小时候冬至节到来前,父亲偶尔会去三里地之外的乡镇集市上买回来二、三斤羊肉。冬至节那天,母亲一大早就开始忙碌着为全家人做早饭。吃完早饭,我们兄弟上学走后,母亲就和父亲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做饭烧的都是烟煤或者柴火。为了易于排烟,厨房也大多没有门窗,四处跑风漏气。冬至时节虽然冷气袭人,但母亲在里边却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父亲把羊肉洗净切成小碎块,就用刀剁了起来。案板上一阵接连不断的响声之后,羊肉就变成了碎沫。父亲这就算完成了他的任务。
母亲从院子里的土堆里扒出萝卜和大葱,把萝卜洗净切成薄片,放在烧开的锅里煮熟,用笊篱捞出放在纱布上,包起来使劲在案板上挤压出萝卜的水份后,放在案板上也剁成碎沫,再将羊肉沬和萝卜沫放进盆子里,撒上切碎的葱花和盐等调料搅拌均匀,饺子馅就做好了。
接着,母亲用瓢从面缸舀出面粉放进和面盆里,一点点地加水搅拌,等面粉揉成一大块的面团时,饺子面就和好了。母亲把它放在盆子里,搭上纱布,盖上格挡拍,放在灶台边醒面,醒好的面团软硬适度,均匀筋道不易拉断。约二个小时之后,饺子面醒好了,就开始擀饺子皮。
母亲先向案板上撒一些面粉,用刀在大面团上切下一块,在案板上将它揉成细细的长条,再用刀将它切成均匀的小段段,然后左手拿起一段不停地在案板上转动着,右手用小擀面杖不停地来回搓动按压,几秒钟的间隙一片又圆又薄的面片擀成了。如此反复,不一会就擀出了一大摞饺子皮,之后就开始包饺子。
母亲拿起一张圆形的饺子皮,将饺子馅放在面片中间,将面片对折后用双手一挤,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母亲包的饺子是疙瘩形状的,在方形的格挡拍儿上一排排的,就像队列里的士兵,既饱满又威武。
中午到了,等我们放学回来,父亲就开始煮饺子。父亲说煮饺子也是有讲究的,水要三沸三凉,锅盖要三开三盖。饺子放进烧开的锅里后,盖上锅盖,等锅内沸腾锅盖冒气时揭开,沸水煮一会后,再加入一勺凉水盖上锅盖,等水再开。如此这般三次,饺子就煮熟了。父亲还说,开锅煮皮,盖锅煮馅。
在父亲煮饺子的当下,母亲将剥净的姜蒜和洗净的大葱段与干辣椒段,放进蒜臼里捣碎,之后再放进醋和酱油,点一些芝麻香油,料汁就调好了。
我们兄弟四人每人手里端着香喷喷的一碗饺子,舀上一勺调料汁泼在饺子上,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记得鲜香美味的饺子有几口是囫囵吞枣的,不知其味。因为,这是每年除了春节几天之外,唯一能吃上饺子的一顿饭,况且是难得的羊肉饺子,所以至今回味无穷。
嘴里吃着饺子,我问母亲,过大年才吃饺子,为什么冬至节要吃饺子?母亲一边吃饺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向我们讲起了冬至节吃饺子的来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按照风俗,不论家庭贫穷或者富裕,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家庭贫穷的包素饺子吃,家庭富裕的包肉饺子吃。
有句谚云叫:
“数头九,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为了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一段佳话。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东汉时他在长沙当太守,但他从小酷爱医道,长大后又精通医术,还写了一本叫不上什么名字的大医书。他整天访病施药,大堂行医,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人们都很爱戴他,尊他为“神医”。
后来,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在回家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让弟子们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就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了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纪念“医圣”张仲景施舍“祛寒娇耳汤”之法,不忘他解救老百姓苦寒病痛之恩,至今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问母亲,张仲景为什么大官不做,要辞官回乡行医?
母亲没有回答我,只是说等你长大就明白了。母亲最后说,这世上只要能为老百姓做好事,能解除老百姓病痛的人,人们都会世世代代记住他们的,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成为为老百姓造福的人。
在很多的冬至节,母亲都是给我们包另一种饺子——扁食,俗称素馅饺子。她先是把从地里割回来的韭菜洗净晾干,切成很短的韭菜沫,再把鸡蛋炒熟剁成碎末,之后把两者混在一起,撒上盐和辣椒面等调料搅拌均匀,扁食馅就好了。
接着,母亲拿来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大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大面片,折卷后切成宽窄相同的长带,再用斜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把它切成梯形的小面片,扁食皮也做好了。
最后,母亲拿一片放在手上,放进一些扁食馅,将窄的一边裹住扁食馅上卷,再捏住两头向中间拉折,把重叠处捏在一起,一个扁食就包好了。包好的扁食很像元宝,摆满圆形的格挡拍儿,就像是一圈一圈的同心圆,寓意发财圆满。尤其是扁食两边的封口像兔子竖起的两只耳朵,非常精神。
这一种扁食,是在生活条件不好、买不起肉的时候,冬至节的一种美食,不仅闻起来香气扑鼻,而且咬开扁食韭菜的绿和鸡蛋的黄,黄绿炫亮,色型鲜美。到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每年冬至节都变成了肉馅饺子,那种素馅扁食就吃的少了。我还是很怀念那种扁食,有时冬至节时,特意包扁食吃。
现在每到冬至时节,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冬至饺子,想起父母的养育恩情。我包的饺子和母亲包的形状是一样,无论以前在部队,还是现在在家里,都说我包的饺子很有型、很饱满、很精神。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张仲景是一位被世代传颂的“医圣”。他编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是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伤寒杂病论》,也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医学巨著,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医学经典古籍,在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中位居第一位。元朝、明朝以后,张仲景被奉为“医圣”。
长大以后,我也才明白了张仲景为什么要辞官归乡行医。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又饱受饥饿之苦,很多人死于非命,到处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百姓,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厌恶官场,轻视仕途,加上他对百姓的怜悯之心,决定辞官归乡行医救民。张仲景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如果说我包的冬至饺子是父母亲的传承,那么张仲景辞官行医救民的思想就是母亲的教诲。她的话我永远记在心里,父亲和母亲也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花甲之年已退休居家,回想父母的教诲,既感到慰藉,又觉得惭愧。
慰藉的是我曾从军入伍,军校毕业又从戎大漠,为祖国核试验的国防建设贡献了青春和汗水,也曾从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工作兢兢业业为数万名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也曾从事政法维稳工作为保一方平安而不辞劳苦、殚精竭虑。
惭愧的是自己一生不学“无”术,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像张仲景那样救民之苦、解民之痛、为民造福。
也只能在花甲之岁的冬至时令里,填一首叠韵小令《茶瓶儿·冬至》,安慰吾心:大雪无垠地冻。斗指子、至冬时令。皑白旷野冰封静。天象异,地鸣雷动。碟盈幸,盘盈幸。饺馨馨、首出仲景。祛民寒冷尊医圣。解庶苦、万秋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