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余老师“走红”背后——平凡人的努力,最能打动努力的平凡人


新闻背景:4月10日,河南农大外国语学院余红卫老师的一段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视频里,余老师用11张证书和3张照片展示了她从中专到硕士,从乡村教师到大学副教授,28年的人生“逆袭”路。这段视频上线7天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纷纷报道,超过1500家媒体和网络大V自发推送,余老师的经历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4次登上微博热搜。近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名普通教师余红卫“火”了,她在30年的时间跨度里,完成了从中专到硕士、从乡村教师到大学副教授的“逆袭”。和很多同龄人相比,余老师的成就或许不足为奇,但正是这种身边人一步一步艰难而踏实的努力,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也成为了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上百家媒体和平台竞相转发的理由。

从中专到硕士,从乡村教师到大学副教授。余老师将自己的二十一载求学路娓娓道来,一张张证书凝练出一个“奋斗者”的标签。视频被网友留言称赞“走心、励志、正能量”,而余老师也成了不少学生心目中的“网红”和“顶流”。“走红”的背后,是平凡人的努力被看见,是努力的平凡人在人生轨迹里相通的喜乐悲欢。

平凡人的努力最接地气。不是名师大家,也非权威巨匠。求学二十余年,教书三十余载,余老师的奋斗成果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不值得仰望,是但是对于平凡的大多数来说,想在时代洪流中不被抛下甚至逆流而上,创造美好的生活,唯有在日复一日的日常中守望着自己的灯塔,在目标实现之前,从不止步。回村当中学老师、考取大学学历、结婚生子,在每一个可能“到站”的人生阶段,余老师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向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进,正因为这样,今天的她也成为了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人追梦的路。

平凡人的努力最能引起共鸣。如果人生有捷径,读书仍然是最好的那条,余老师的经历便是这句话最好的佐证。从80年代考上中专开始,余老师就从未停止求学之路,1994年,为了提升英语能力,在除夕夜,在鞭炮的喧嚣热闹中,她守在老式录音机旁,一遍一遍地练习听力。这样的经历,恐怕每个学子都不陌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挑灯夜战,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几代人共享的记忆。正因为大部分人都逃不过例外,现如今“小镇做题家”才又被人们热议。没有人可以选择出身,但人人都可以选择努力,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通过努力来实现梦想。

平凡人的努力最能打动人心。奋斗有两面,一面是向上,另一面是知足。视频“走红”后,网友纷纷评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光明的人生是靠自己不辞劳苦走出来的,为你点赞”,“奋斗才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在奋斗中坚定,在知足中快乐,就像余老师所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平凡的努力里,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有的是一个回望便感到温暖的初心。可能是一个考研梦,或是一个大厂编,或是童年的一个梦想,亦或是对家人的一个承诺,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坚持,平淡的日常便有了意义。

余老师的“走红”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像余老师一样坚定的奋斗者,幸福的奋斗者,不被辜负的奋斗者。他们坚信凭借努力,人生就得以进步,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汇聚成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巨大能量。我们身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就是他们。


央视新闻报道我校余红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