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迎“新”向阳而行
以心迎“新” 向阳而行
凝“新”聚力,温暖启航。9月1日至2日,4000余名2023级新生如期而至。他们朝气蓬勃、青春洋溢,怀揣着梦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新乡医学院,共同开启青春的崭新篇章。
准备足迎新生又是一年迎新日。学校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周全的迎新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对入学报到各环节进行了细致安排。
学校提前在公众号发布一系列信息来为新生介绍开学当天的入学流程及报到的注意事项,还为同学们组建迎新群,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彼此、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南校区学生公寓更换了部分新床,北校区设立了临时停车场,各校区宿舍还更换了新的洗衣机和饮水机......为新生的到来做足准备。
迎新现场,户外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更新迎新报道情况,道路两旁的旗帜在秋风中肆意飞扬,偌大的迎新展板上写着“欢迎2023级新同学”,表达了对小萌新们的欢迎。新生照片墙定格下莘莘学子到达校园的第一瞬间和独家回忆,处处都是迎新的气息。
迎新当天,校领导在校园内迎接新生的到来,指导迎新工作,慰问工作人员,问候新医学子和家长。在学校各大门、重要交通线、南北校区宿舍等都安排专人指挥交通,营造了秩序井然的交通环境。后勤管理处精心布置了家长休息区,可供家长及同学们卸下舟车劳顿的疲惫,并设有医疗服务站,在暑热未消的初秋为大家送去一抹清凉??
各个院系准备周全,设立迎新服务台,为新生们准备了气球拱门、定制创意拍照打卡背景板、发放迎新帆布包等学院文创,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扎实做好迎新各项准备工作,力求更好地为新生提供温馨迎新服务。
“新生入学是我们一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时间结点,我们想给新生一个仪式感,展板的目的是写下自己的一个愿望及家长或学长学姐对自己的一个祝福,展板中间我们挂了一些寓意较好的书签,相当于新生来到学校可以抽一个上上签,我们还准备了一个迎新帆布包,一本我院编写的法医案例的书籍,希望新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法医知识,得到更好的提高。”法医学院辅导员王敬老师说到。迎新工作掺杂着苦与乐,不仅有后勤管理处、保卫处以及各学院迎新志愿者们的暖心关怀,更有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学子搭建求学桥梁,消除后顾之忧。初秋时节,暑热未消,学校餐厅为新生和家长发放免费西瓜并提供了热豆浆。“西瓜是我一个一个到实地去挑选的,豆浆也是选取了好的豆浆商家品牌,我们仔细研磨和制作的,为的就是让学生和
家长们吃得安心,喝得放心,让新生和家长在学校第一次吃饭就有家的感觉。”学校餐厅刘经理说到。
新学期新征程迎着清风,伴着朝阳,2023级新同学们带着喜悦与好奇,怀揣理想与憧憬走进校园。
“当踏进校园的第一步就感觉学校非常大气漂亮,宽敞的寝室,绿树成荫,图书馆书籍丰富,走了一圈,我感觉十分满意,对今后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明德书院2023级麻醉新生彭绮说到。
“来到新学校,我感觉非常新奇和兴奋,但是心里还有些紧张,因为毕竟离开了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但新乡医学院让我有了家的感觉,老师们和学长学姐帮我报到、找宿舍,让有了归属感。”来自南阳的药学专业新生吴秋原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药学专业是因为她一直对医学和健康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我希望通过学习药学,能够深入了解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为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想当一个医生,在我心里,医生是很神圣的一个职业,尤其是经历了几年疫情,好多医护人员在第一线救死扶伤,让我很感动,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临床医学专业的董金鑫说到。报道当天,父亲带着他和姐姐早早到达新医,在南校区食堂共进开学第一餐。姐姐现在是大四的学生,来送弟弟上大学,想给弟弟传递大学学习生活的经验和建议,希望他能尽快熟悉大学校园,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早早就从开封出发了,到新医时感觉比较疲惫。但是当我们一进入学校,有学生志愿者主动上来问候并引导我和孩子到报到处,耐心回答我们很多问题。学校还送了解暑用品,让我们感到很惊喜,很暖心。”2023级第四临床学院丁泉清的家长表示到。
护理专业的李舒蕾说到:“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我很喜欢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选择学医可能是偶然的,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真诚和热爱去对待它。’我既然选择了学医,就会坚持下去,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也能在医学领域闪闪发光!”
共协力同护航报到当天,我校在火车站、高铁站分别设立“新乡医学院新生接待点”,备有专车迎接新生,志愿者们在接待处迎接新生。
在学校门口,志愿者们伴着清晨早早来到迎新现场,一抹鲜亮的“志愿红”点亮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志愿者热情耐心地为新生们讲解和指引,新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完成人脸识别并在各院系的迎新台上进行报道,报道完成后,“志愿红”们拉着载满行李的小推车穿梭在宿舍楼与大门之间,为学弟学妹提供最周全的服务。
“选择做志愿者是为了把握奉献自我、帮助他人的机会,我作为院学生会成员,迎新的活动更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把志愿精神传递下去。”2022级公共卫生学院张苗银讲到。
明德书院2022级学生苏霄是绿色通道办理处的志愿者,她对记者说:“我的工作是帮助新生了解生源地贷款和高校贷款信息,向新生发放高校贷款的基本流程手册和首贷申请表。在帮助小萌新的同时,我得到了锻炼,也把志愿精神传递了下去。”
大学生数字视频制作部的副部长岳佳薇在谈及关于“我和大学的第一张合影”时说到:“这个摄影是我们制作部的一个迎新传统,选择在五环广场的原因是这个地方人流量比较大,并且新生和家长完成了报道,有空闲时间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合影,而且此次活动可以让自己克服对镜头的恐惧,让自己的发言更加顺畅,成为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志愿红”脚步从未停歇,在自己的“家”里,帮助新的“家人”。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新医小萌新们“限量版”的大学生活已开启,希望他们满怀热情、满怀激情地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