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
年前,母亲生了一场重病,确诊了血管性痴呆,医生说不出三年,她会彻底痴呆,忘记过往人生的一切。
在放晴的午后,我陪在母亲身边,企图用手机功能帮母亲唤醒幼时居住在北京的记忆。房屋在下只能模模糊糊看个大致,它仿佛在告诉我,光阴面前,人生的追求,只是虚妄,脆弱又易朽。
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房屋恢复原貌,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久别重逢这件事,也会落在我身上。手机里的视角转动,仿佛一把钥匙,穿过光阴的隧道,带我回到过去。
年,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五环开外的大兴区,黄村内的耗庄子。这里是人们口中的“下坡区”,大城市的上坡区里别墅林立,而下坡区挤满了老旧居民楼,密密麻麻,毫无采光可言,雾水顺着屋檐落在外面的栏杆上,衣服和床单在外晾着整整一个星期也不会干。
十一岁的我经常一个人坐在街边的路灯下,目睹年轻的男孩开着金光闪闪的雷克萨斯小跑车从繁华区的山坡上欢呼着冲下,对我而言,那是另一个北京。
二十一岁的我,来到了我家超市门口,透过贴画的玻璃窗往里看。我似乎看到了幼时的自己,她眼神晶亮,脖背都挺得笔直,站在柜台里昂起头颅大声道:“这个三块钱。”她对未来尚且一无所知,而此时的我,知道她十几年后的人生。
我站在窗外轻声喊她。我想讲,你能不能帮我在这间屋子里,多住一会儿。你能不能再好好看看它,因为有一天,你会失去它。她没有听到。
白驹过隙,十年光阴一转而逝。十年间,朋友家里靠着收废品勤劳致富,在北京买房定居,从五环外住进了城中心。十年后,耗庄子拆迁,几天之间,废墟一片。
记忆停止在这一刻,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静静地坐着,看着曾经居住十几年的房屋,没有出声。她就像一个曾经被世界遗弃的孩子,一无所知,警惕而又迷茫。恍然间我明白了,我想如果我足够有钱,我不会再要银光闪闪的雷克萨斯,不再想要大的别墅和五环内的公园。我想买回十几岁无忧无虑的好时光,想买回和我住在一个屋子里,尚且年轻的父母。
原来的我,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心却广袤无垠。
现在的我,在一个很大的房间,父母却不再年轻,被疾病困扰。
人生有高峰和低谷,成长路上九九八十一难,谁也不能幸免,我们不再无知且无惧,而所有的闪着光的金黄色的光阴岁月,都有飞驰而去的一天。
十几年的光阴,也只是这么一瞬间。
【文化传媒学院 王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