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 外 医 疗 爱 无 疆


2023 年 4 月 20 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 23 批医疗队启程归国,圆满完成了长达 433 天的援埃任务。带领这支队伍的,正是黄淮学院直属附属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医学院副院长张志韧。张志韧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医生、也是黄淮人。张志韧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也彰显着“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迎难而上,妙手仁心担大任

2021 年 9 月 13 日,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张志韧院长临危受命担任医疗队队长,与来自河南省内 6所医院及 1 所高校的 16 名医生组成医疗队,赴埃塞俄比亚支援埃塞提露内丝—北京医院。

受援医院基础设施差,医疗物资极度匮乏。据张志韧回忆,医疗队在当地的第一台手术是脑硬外血肿手术。此类手术在中国并不算难做,但在医疗器械严重缺乏的埃塞俄比亚,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当翻遍医院的手术包也找不到合适的手术器械时,张志韧并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挑选出“能用”的器械,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完成了手术。

党建引领,爱党爱国作风硬

身在他乡心系党,党建工作堡垒作用不能减,指导作用不能减,教育作用不能减,先锋模范作用更不能减。在党支部书记张志韧的带领下,医疗队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思想学习、进行制度建设……党的二十大召开时,是埃塞俄比亚当地时间 5:00。为了准时收看党的二十大,医疗队队员凌晨 4:30 起床,全部穿上正装集中收看。正是因为党建的引领,才成就了作风硬、业务强、素质优的医疗队。

授人以渔,造福民众无私藏

援埃期间,张志韧带领医疗队组织开展了系列技术培训班,包括腹腔镜手术、超声引导下穿刺等。由于缺少专业的穿刺模具,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培训时,医疗队大胆创新,小心论证,使用豆腐和粉条作为教学模具。就这样,医疗队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技术培训。完成技术培训后,张志韧将从黄淮学院直属附属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带来的总价值约人民币 10 万元的可视喉镜和掌式无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捐赠给了受援医院。

硕果累累,与爱同行把名扬

援助期间,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 23 批医疗队共诊疗 7.6 万多人次。外科累计开展、参与手术 785 台;产科接生 281 例;中医诊疗 20294 人次;影像专业累计出具诊断报告 27542 人次,超声专业累计超声诊断 4321 人次,麻醉专业累计麻醉 1267 人次,病理专业完成穿刺细胞学诊断累计2816 人次。全队参与危重病人抢救 173 人次、MDT 会诊 139 人次、参与急诊会诊536 次;院外会诊、抢救华人患者 69 人次;抢救危重患者 25 人次、开展手术 18 次;为中国同胞提供诊疗服务 1596 人次。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中国驻非盟使团、国家卫健委等多次调研医疗队,对其工作进行了高度赞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凤凰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医疗队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