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三汇坝矿院旧址感怀

《四川矿业学院微缩景观》(摄影:校史馆王华伟)
在所有矿大师生的记忆里,有一个叫做“三汇坝”的名字,既陌生又熟悉。说其陌生,因大多数的矿大学生未曾去过;说其熟悉,是因为它常常出现在文献资料中。
我在矿大学习工作20年了,也是最近才有机会去了重庆三汇坝矿院旧址,心中不免感慨万千,遂作此文。
悠悠华蓥山,澹澹渠江水。煤金藏于宝地,光明外输渝襄。三溪汇于古镇,水秀名韵合川。盖因三线建设,矿院迁建于此,遂结下了因缘。十二年办学史,铸就不屈精神,融入百年文脉。铭记先贤事迹,虔诚朝圣膜拜。
旧址坐落于山腰,下穿铁路方可入。园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幽鸟鸣于其上,铁龙长吟其外。建筑错落有致,曲径相互贯连。石阶齐整而上,野花散于路边。红旗楼庄重威严,图书馆沧桑如烟。灰楼伫立,苔藓遍布;风入破窗,屋门紧关。垒墙古朴,墨痕锁尘;雨滑露浸,斑驳素俭。长空孤月,萤萤烛光;学子梦回,惆怅伤感。
追忆往昔岁月,乃知尘封旧事。肇始七零年初,政治风云变幻;国家一声号召,举家离京外迁。千名师生,挽袖上阵;自主设计,再造家园。同吃同住,节衣缩食;筚路蓝缕,度支开源。就地取材,肩挑背扛;号子响起,干声震天。石垒干砌,汗如雨滴;日工夜学,身疲志坚。艰苦奋斗,逆境追梦;历时十载,终磨一剑。山中矿业大旗高举,陋室工程难题苦研。建校与办学同进,教学和科研共勉。
改革春风吹醒少年梦,高考鱼跃焕发新人生。不畏群峰阻来路,负笈求学进深山。挑灯夜读人静后,半轮月上纸寒窗;学业有成献社会,青春难忘忆流年。时光流转一轮回,培育英才三千余;春去秋来结硕果,院士领军誉煤田。
登高远眺,绿色相连;目之所及,唯有青山。五十年风风雨雨,半世纪低声呢喃。人生几曾过百,文化存延千年。采矿精神耀巴蜀,薪火相传照彭城。滋兰树蕙岂怕苦?弦歌不辍创明天。 (校机关 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