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

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 

当我成为一名师范生坐在课堂里,老师的一句话、书中的一张图,往往就会让课堂上的我热泪盈眶、斗志昂扬。“从糠箩里面跳到米箩里来,人生不应当是这个目标,就像乘公共汽车一样,你提前在这站下车,那前面的风景你也看不到,前面可能有更多的风景。”

这句话是我们学校的沈桂登老师教导一个叛逆的学生时说过的。他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却引导这位学生走向了不平凡的一生。师者如光,我也是被沈老师的光芒照耀到的一粒种子,我愿努力长成一棵树,用树荫去庇护更多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目光投向今日的教坛,有这样一群人在用生命守护着教育这一百年大计。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风霜。”这是《感动中国》写给“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的颁奖词。她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教育理想,扎根贫困大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挑起大山教育的重担,为山区女孩铺就改变命运的道路。她让 1800多名女孩乘上人生的列车,看到了更远更美的风景。我相信这些改变了命运的女孩,会帮助更多的人搭上时代的快车,开向美好的未来。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想这句话,并不是自“师”而“生”的要求,它其实是一种自“生”而“师”的感恩。在我身边的沈桂登老师,同学们亲切地叫他“登爸”。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有着父亲般的仁厚,兄长般的慈爱,坚守讲台三十八载写下三十六本谈心笔记,将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熟记于心。三十八年,绚烂了无数学子的青春,却花白了他的头发。他奉献自己的韶华生动诠释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好似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数千师范生的求学之路,更点燃了我想成为像他一样优秀教师的决心。

可能许多人在求学生涯里,都遇到过这样的老师。他们质朴善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微小的事,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虽然只是一名师范专业大一的新生,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在我进校的时候就深深种下了。我很幸运,可以从自己的老师手中接过这神圣的接力棒,满怀期待与自豪地续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我坚信自己的选择!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学生都有谁,但这并不妨碍我把知识传授给素未谋面的“学生”。我先会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我还要坚持以仁爱之心教书育人,对学生充满关爱,让孩子们在有温度的环境中成长。就像沈桂登所说:“我个人力量也有限,开展一个活动,动员大家来参与,这也是一个彼此关爱的过程,也是一个给别人爱、感受爱的过程。”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粉笔末飘过流年,转眼青丝浸霜。青春的热烈扶着岁月的梨铧走远,教案上一行行文字安静的绽放。为了校园的书香,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行走,他们擎起知识传承的火炬,踩着岁月的春秋,洒一场甘霖,为青春铸就金色梦想。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精神薪火弦歌不辍。恰逢盛世不忘出现,百年征程,未来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