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石榴树

在我家院里,有一棵石榴树。

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它高高大大的,每逢中秋,总是满树火红。但它也是不起眼的,在墙边默默矗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老屋的水井作伴。

一直这样低调无闻但又无声坚守着。它长得很壮,但明明没人给它特意施过肥,甚至,它还生长在污水旁。即使是这样的恶劣环境,它的果实依旧香甜可口,在我的眼中,它在金秋可与丹桂平齐。当花好月圆的夜晚,月饼和石榴会被摆上石桌,晚风氤氲着桂香,玄青天幕下,欢声笑语留驻了好久好久。

可离别也是突然的,就像《克斯维尔的明天》中的一段话,“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那棵石榴树,在老屋翻新时,迫不得已,被无情地砍下了。那时,我还小,不知道那一树的甘甜已经轰然倒塌,也许知道了,也只是一划而过,因为那时的我,不懂离别,亦不懂情怀。当那姗姗来迟的回忆到来时,哪里还有石榴树的踪迹。

漂亮的院子建起来了。妈妈保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那里面有桂树,有月季,有竹子,却唯独没了石榴。

那和老井作伴的石榴陪着老井被永远封在了水泥之下。我最初是这样想着的。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当年的新房已被时光做旧,那棵石榴树也慢慢淡出我的回忆。我也很少会想起,若干年前的中秋,大家会让石榴和月饼相映成趣。

直到妈妈发现了它。

一株小苗,默默破土而出,重见天日。妈妈坚信这就是石榴,可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没有种子,没有肥料,甚至时隔多年,它是怎么重获新生,又悄悄惊艳岁月的呢?

短短一年,它驻扎墙角,枝头已经伸出了外墙。就是石榴树。历经多年,枯木逢春,那陪伴我许久的老树又一次站在我面前。

妈妈兴奋地和全家分享这个奇景,奶奶乐开了怀,说:“好啊,石榴树是家里的老树,多子多福啊。”我们都笑了,确实是,好啊!还有什么比久别重逢更让人惊喜呢?

第二年,我外出求学,远在千里,因疫情中秋节没能回去,却收到了久违的惊喜。妈妈给我拍了一张照片,满树火红,石榴花竞相开放,是盛夏的热烈,还有一张,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是金秋的丰满。仅仅一年,它已然成熟,甚至用一身的硕果证明它回来了。还记得,我问过妈妈,石榴的寓意是什么?她指着那些或赤红或金黄的花朵与果实,用最质朴的话告诉我:蒸蒸日上、红红火火!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图腾,我们始终渴望生活热烈而感动。

是啊,一树火红,是福气也是缘分。没人知道它经历了什么才走到我们身边。也许,这么多年,它默默地积蓄力量,默默地捱过寒冬和酷夏,让自己不断地扎根,期待着阳光和星空,也可能,期待着和它从小陪伴的那家人,在繁星闪烁的夜色下再一次相见吧。

那年中秋,随照片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包裹。我小心翼翼地拆开,发现是爸爸妈妈小心包着的石榴。即使远在千里,我还是吃到了家乡的石榴。那石榴很甜很甜,带着生命的倔强和家庭的温暖,涉水翻山来到了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