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邮来的一封信笺
亲爱的朋友: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清正廉洁,香远益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停追寻廉洁的踪迹,让廉洁修身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心,让清风正气吹进千家万户,吹遍大江南北,浸润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
亲爱的朋友,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全能的廉洁。”所以,廉洁就是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欲望所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不外如是廉情常驻,潜移默化,青年者更当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修身律己,方能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行稳致远。
正心明道,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如今,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多方面的抉择充斥着物欲横流的社会,亟须由心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正所谓,心乃行之始,行乃心之动。正心明道,就是要立正其心、心怀大道。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以高尚品德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修身律行,从而形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业时代新人的现实取向。青年者当从小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遵从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如此,廉洁的种子,将会逐渐播撒到社会的土壤,浸润我们的心田。
怀德自重,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春秋时期,宋国司城子罕以清正廉洁闻名。有人将一块宝玉献给他,他拒绝道:“我以不贪为宝,而您以宝玉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有其宝。”真应,怀德方能自重,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古语常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青年者更要慎独、慎微、慎初,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敬畏之心看待法律,破除侥幸心理,要坚守纪律红线、道德底线、法律红线。
修身律己,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自古以来,中国人文蔚起,名士辈出,他们做到养人间正气,清廉自爱,出淤泥而不染,为后人所效仿。羊续悬鱼拒礼,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苏轼“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第一裸官”曾国藩……而今更有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廉洁社会做出模范带头作用。鼓舞着青年者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以廉为志、以廉为美、以廉为荣,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的继承者,廉洁的传播者,廉洁的实践者。
亲爱的朋友,恰风华正茂,当令清风廉雨润心田,中华正气扬。
顺颂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