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我 擦亮青春底色

“脚踏土地,深入农间,在乡村街头访谈,在乡村民宿直播,在乡村课堂中授课,这段经历让我对‘乡村振兴、青年有为’的初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一“芯”向农实践团成员冯浩然感慨道。

这个暑假,南邮学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深入基层贡献青年力量;备战竞赛,潜心学习,勇攀学术高峰;突破自我,实现美育体育两翼齐飞。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为成长“充电”,在不同的赛场上擦亮青春底色。

步履不停,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天下第一笋——淮安蒲菜,它质地脆嫩、入口清香、营养丰富,心动的朋友们赶紧下单吧!”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果林村“三农”直播间,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邮梦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带货主播”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淮安特色农产品代言。

为了达到理想的直播效果,实践团成员提前了解蒲菜的来历、学习直播话术、预演直播流程,还走进渔沟镇刘桂兰家庭农场实地考察,深入田间地头体验采摘珍珠藕,直播活动最高峰时吸引了近2400人在线观看。

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湖北省老河口高新区的李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徐徐升起,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心助梦·襄行邮我”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与当地五十余名留守儿童共同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我们要始终追随五星红旗的方向,茁壮成长、实现理想、报效祖国!”实践团成员朱海裕在国旗下讲话中坚定地说道。

实践团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中,精心设置了急救知识科普、防诈骗主题教育、垃圾分类管理、信手“粘”来手工粘土创作等系列课程,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互动,在课后纷纷表示课程既实用有兼具趣味性。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这很中国”队依托以陈国良院士为原型的话剧,与孩子们开展理论宣讲、话剧观看等活动,让科学种子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扎根;管理学院“青春筑梦·科技领航”暑期社会实践团发挥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专业技术,赋能数字化乡村振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邮”研究生理论宣讲团赴延安聆听主题党课、参观革命旧址,亲历延安岁月、汲取前行力量。

学校以上好“一堂最大的国情社情思政课”和“一堂最大的专业教育实践课”为目标,暑期组建2289支社会实践团队,在田间地头上好“大思政课”,其中71支社会实践团队中标省级及以上重点团队。

埋头苦干,“点亮”心中科创梦

“调试程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出现遗漏。”走进学科楼,只听近百台电脑后面时不时传来 ACM-ICPC校级集训队成员们的讨论声。来自不同学院的 70余名学生正利用暑期时间苦练编程本领。

面对每天连续五个小时的训练安排、每周的组队综合赛以及个人专题赛,同学们纷纷表示个人的算法能力和建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竞赛不是目的,我们更希望通过竞赛进一步夯实同学们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科学研究能力。”ACM队总教练、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陈志表示。

仪表盘使用方法讲解、模拟电路设计、图像的自动识别及应用、省赛国赛真题复盘……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创新中心主任郝学元如数家珍般介绍着电子设计竞赛夏令营的训练计划。

经过多年摸索与总结,南邮电赛教练团队针对模拟综合、自动控制、电力电子三个不同的方向,分别设计了完整的训练体系,帮助学生开展基础课程理论学习、实物操作、真题模拟等系统训练。“学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合适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让我们可以随时进行实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前沿技术。”2020级学生冯骥川说道。

学校依托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不断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这个暑假,学校共有170支队伍留校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集训。学校开办江苏省研究生 “边缘智能与网络安全”暑期学校,提升大学生计算机、信息安全、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功承办了2023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的比赛,吸引1330支参赛队伍,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奋力拼搏,助力“艺体之花”齐绽放

晚上九点,学校体育馆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身着舞蹈服的同学们正在练功房一遍又一遍排练舞蹈,他们仔细完善动作,用肢体语言诠释角色的情感。“正值酷暑,每天九个小时的排练常常让同学们的服装湿了干、干了又湿透,但是同学们从不喊累,互相鼓励、不断尝试。” 指导老师杨燕妮说。本次排练的舞蹈作品为学校原创,从学校红色基因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舞蹈韵律、精彩的故事情节,刻画凸显南邮人的精神品格。。

舞蹈、朗诵、话剧、合唱、民乐,8月份,百余名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经过不断训练、反复磨合,最终成功呈现出了完整精美的舞台表演,不断丰富红色校史剧系列作品。

“我参加的项目是400米跨栏,成绩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断得到了提高,通过和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同台竞技、交流学习,我们也看到了差距。” 田径队队长袁张诚表示,“大家初次参加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未来我们会继续认真训练,在赛场上全力以赴!”大学生运动员的汗水挥洒在红色的塑胶跑道,奋力奔跑的背影在夕阳下闪耀着光芒,青春大概便是如此模样。(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