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志愿红”
———记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副主席、校退役军人先锋队队长兼师范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刘一光

刘一光(左2)带领校退役军人先锋队巡逻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2019年,刘一光参军入伍,携笔从戎,在军营中谱写青春华章。入伍两年来,刘一光获武警四川总队广元支队“爱军习武之星”、“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感召:携笔从戎,在军营淬炼青春在初入大学校园的一次秋季征兵宣传活动中,他回忆起自己九岁那年,家中失火,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奋力救火无所畏惧的勇毅身影,刘一光毅然决定参军入伍并将第一志愿填报了武警。2019年9月,刘一光抵达武警四川总队广元支队新训大队,正式开启军旅生涯。早操、队列训练、战术训练……军营严苛的训练,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锻造、淬炼着刘一光的体格和意志。初入军营,因为体能不佳,刘一光3天“欠了”班长1400个俯卧撑。“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刘一光牢记着这句话,于是每天深夜,当其他战友已酣然入睡,他咬牙给自己开小灶加练。时隔3个月,刘一光迎来了新训考核,此时他的体重从146斤降到了130斤,因训练成绩优异,他从新兵连200多名士兵中脱颖而出,被授予“爱军习武之星”、获嘉奖1次。从那一刻起,他完成了从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蜕变。
2020年1月1日,刘一光下连到武警四川总队广元支队执勤一中队,担任中队网络维护员兼通讯员。下连之前,他没有选择身在繁华闹市的机动单位,而是毅然选择进山守卫国家重点核事业单位。“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刘一光在下连队的第一天,郑重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此后的609天,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在许多个漆黑无声的深夜,刘一光昂首挺立在哨位上,默默守卫着国之重地。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2020年12月,刘一光因年度工作突出,被支队授予“四有”优秀士兵及嘉奖1次。“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这是对他军人素养的最大肯定!
使命:不忘军魂,勇做抗疫急先锋2021年9月,刘一光卸下戎装,光荣退伍。时隔两年重返校园,刘一光没有丢掉军营淬炼的宝贵品质,仍旧坚守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强烈信念。他积极组织号召退役大学生开展大学生国防知识竞赛、征兵宣传、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等,坚持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国防教育知识宣传。为进一步做好退役大学生教育引导和志愿服务工作,校学工处人武部组织成立退役军人先锋队。身为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副主席的刘一光,由于日常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色,被师生一致推选为该先锋队队长。为了让队员保持强健的体魄,刘一光每周末都会定期组织大家进行队列、体能、拳术等训练。
2022年四月的一天,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徐州,此时退役军人先锋队成立不到一个月。疫情就是命令!学校各级部门当即作出反应,一场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打响。刘一光在第一时间与人武部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里动员带领退役军人先锋队30名队员赶到学校核酸检测点,在最严峻最紧要的关头,充分发挥了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英勇作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近百天的疫情防控中,刘一光带领的退役军人先锋队,参加了20余场全员核酸检测和数不清的核酸抽测。每逢全员核酸检测,队员们清晨五点就要起床,一直忙碌到下午四、五点钟,每个人每天至少要走两万步……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先锋队没有一人退缩。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驻守快递点消杀快件、帮助排查重点人群……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校园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他们用坚定决心筑起信念之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魂本色,用无畏勇气体现了青春担当!2022年5月,刘一光被学校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22年6月14日,因防疫工作表现突出,经校组织部批准,他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抉择:选择教育,为文化强国奋斗如果说休学入伍是刘一光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那么退伍返校后选择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则是他的再一次慎重抉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用青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是刘一光心怀热爱、挺膺担当的生动写照。埋头于教育专业学习中后,刘一光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深知过去的两年,自身在专业知识方面落后太多。他发挥部队“啃硬骨头”的精神,努力补短板锻长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校二等奖学金。
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为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刘一光充分发挥师范生的特长,报名参加了校青协和学院社团联合举办的“茉莉花香公益课堂”线上支教活动,利用假期为家乡睢宁及周边的农村小学生进行线上辅导,服务学生600余人次。
作为徐州工程学院师范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他,在师范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组织策划“暖心送餐,战疫有我”主题党日活动、师范学院草坪音乐会等多彩文化活动。
回顾奋斗过的青春,刘一光始终把“家国情怀”厚植心中,实现了从“橄榄绿”到“志愿红”的精彩转身。未来,他将始终以战斗的姿态在文化强国新征程上勇攀高峰,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