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共建 服务县域经济 助推产业发展
3月14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房县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校县共建的房县特色产业学院也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学校校县战略合作已覆盖十堰“三区四县一市”,并建立了多个特色产业学院。通过这一创新型模式,将职业教育与地方特色产业培育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作为十堰市委市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湖北工业职院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升级”的办学理念,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探索实践“政校行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办学模式,特色产业学院“花”开十堰
时值春暖,湖北工业职院内樱花次第盛开,美丽校园成为十堰一大盛景。与此同时,学校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另一朵“花”也已盛放——校地共建的特色产业学院馨香满城。
3月14日,湖北工业职院与房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校县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党委书记魏文芳,党委副书记、校长边疆,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县委副书记、县长谢晓鸣出席签约仪式,并共同为湖北工业职院房县特色(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学院和房县特色(黄酒)产业学院揭牌。 此次战略合作以县域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主线,建立湖北工业职院房县特色产业学院,切实为房县地
方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性就地培养人才。并以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企业发彰显责任担当,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全局展为目标,在相关龙头企业建立相应的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双创基地等合作平台。
自2018年与竹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协议以来,学校陆续和十堰各县市区确立战略合作关系,并联合共建了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竹溪茶产业学院、郧西天河文旅产业学院、房县生态文旅康养和黄酒产业学院等多个特色产业学院。校地密切协作,共同组织招生就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服务平台,形成了“一个专业群引领一个县域特色产业,一个团队支撑一个地方品牌产品”的服务格局,促进了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
彰显责任担当,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全局
特色产业学院的建立,是湖北工业职院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落地响应,也是多年来深耕十堰本土、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切实践行。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重申职业教育的定位,将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从“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将职业教育改革重心从“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职业教育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撑新发展格局。
作为十堰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湖北工业职院对国家有关指示精神迅速响应、积极落实,并立足于当地、紧跟市委市政府对十堰全域发展的整体规划,围绕我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开展服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使命担当,省委、市委对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我们指明了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努力方向。”校党委书记魏文芳表夯实人才培养基石,助推地方产业升级示,湖北工业职院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升级”的坚定理念,始终致力于与本地各县强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从而为绿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立足十堰、服务地方,是湖北工业职院的办学定位,也是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高度共识。实施“本土化”战略,深度融入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通过生源本土化、教师融入地方行动计划、“一专业一产业、一团队一品牌”工程、校地合作建设产业学院等重大举措,不断强化学校服务十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绩效,在体现学校办学价值的同时实现校地高质量发展目标。
夯实人才培养基石,助推地方产业升级
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学校答卷。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密不可分,产教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方向,特色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有力抓手,也是湖北工业职院回馈社会、服务地方的扎实举措和创新作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发展是硬道理,人才是关键。对于产业发展而言,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活水”。唯有培养好、留得住人才,产业才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能。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每一个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人才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一环。人才培养是湖北工业职院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责任,也是对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最大助力。
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湖北工业职院与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西县联合成立的多个特色产业学院,均在本县挂牌,在相关专业招收本地特色产业所急需的人才。校、县联合有关企业,共同提供政策支持、共同组织招生和就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建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服务平台,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产业人才。
与此同时,特色产业学院的设立还能有效助推地方产业升级,促使县域特色产业“有中生优”,甚至“无中生有”。 竹山绿松石产业原有的产业链较短,产品类型单一,产业发展受限。通过校县联合设绿松石产业学院,开设“绿松石+”艺术设计专业群,集前端品牌设计、产品设计与制作、后端市场推广为一体,丰富了绿松石产品类型,延长了产业链,从而大大拓展了竹山县绿松石产业的整体发展空间。
竹溪生漆产业曾一度面临断层。楚漆器是楚文化的代表,漆文化对华夏地区影响深远,大漆在荆楚大地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现代工业漆的兴起,传统生漆逐步没落,难觅踪迹。湖北工业职院的专业团队在竹溪深耕十几年,推动了亚洲第一个生漆博物馆在竹溪落地,致力于生漆产业的重新构建和长远发展。
今年5月,湖北工业职院将与竹溪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第三届国际生漆产业联盟大会,届时将有全国乃至国际研究漆艺技术、以及漆的衍生品制作等方面的院校和相关专家前来参会,这是双方共同推动的生漆产业重要落地项目之一。
时代不断前进,总会有新的机遇,也会有新的问题等待着有力量、能担当的“答卷人”。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湖北工业职院秉持服务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初心,出色地担负起职业教育的使命,通过特色产业学院的创新与实践,做出了服务十堰高质量发展的响亮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