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第十五支烛火 悼念六万九千汶川
点燃第十五支烛火 悼念六万九千汶川
发布时间:2023-05-14
作者:李泽伟
编辑:汤颜嘉 杨家纯
链接:http://xww.hustwenhua.net/info/1003/33761.htm
这是一份沉重的考卷,十五年前它被大自然突然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北纬30.97°,东经103.37°是这次不幸的符号。十五年了,它依然压在我们心里,它何其渺小,翻开历史书不过草草几页,又何其沉痛,使十四亿国人悲戚万年。
2008年,我还在上幼儿园,一阵晃动过后,我们被老师疏散,然后送回家。我在家中看到的,不过是鱼塘微晃,桌椅轻摇。千里之外的汶川却是山河破碎,化为废土之墟。我没有处在地震主要发生地,所以也没有问,只是些许好奇。这一天,我照常吃过晚饭,便看到了新闻联播播报的地震信息,其内容让我默默地呆滞了许久。
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这不是一个随意的数字,这是汶川地震中不幸离世的亲人、朋友、子女。这一天,汶川人民没有白天,因为他们在废墟之下。十余万军警,倾尽警力,只为了拯救汶川人民的光明。事发后第二天,我所在的幼儿园旁边的一所小学,举行了严肃的悼念仪式与救灾捐款活动。当时小学的学生不过每天一两块的零花钱,但是参与率是没有悬念的100%。即使是一二块的人民币也会奔向西南,成为筑成新汶川的砖瓦。
今天的汶川,楼房林立,公路、大道贯穿南北,经济发展迅速。早已没有了当初地震后的破败。只可惜我没有去过汶川,我也想到汶川的街头去探寻汶川地震留下的痕迹,但是我更希望我永远也找不到。十五年了,汶川人民或许没有忘记那份伤痛,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里,替不在的亲人好好活着。而活下来的人中也有不少留下了残疾,他们在社会一定是最善良、最热心的人,因为他们曾在苦难来临时真正地体验到失去和受助的感觉。
如今,我们确实不该歌颂苦难,因为遭受苦难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可是我们不该忘记,忘记则意味着背叛。十五年过去了,使我们站在一起悼念遇害的六万九千余同胞的是我们对这山河、这亲人的热爱,也是对汶川大地上伤痕的慰藉。不要歇斯底里,不要悲伤而无法自拔,但请不要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