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的江大人
思想是时代的航标。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十年来,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今天,小薇就带大家走近“一带一路”中的江大师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看看江大人眼中的“一带一路”。
萨拉·普拉托:这十年,武汉成为我的家 萨拉·普拉托,意大利籍,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福利事业及相关研究工作。
过去10年,我在武汉深耕自己的事业,也经历了人生中“最温暖”和“最自豪”的时刻。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武汉,我认为是绿色。江汉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到处绿树成荫。我所生活的小区里,也像是花园一般的环境。在武汉这座城市,公园很多,也留下我和儿子许多难忘的记忆。 从我第一次来武汉到现在,我看到了巨大的变化,许多高楼大厦和桥梁都是在这10年间建设起来。还比如,武汉市政府在环保方面投入很多,规划建设了城市绿道,让人们享受自由骑行的乐趣。 尤其是2020年的疫情,更让我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坚韧与友善热情。 作为一名外籍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宛如春风,一步步鼓励我去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扎根中国。我爱这里的热干面、爱这里的人们、也爱这里的一切。我早已把武汉当成自己又一个家,也希望随着中国政府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我也能成为中意之间乃至中国和欧洲之间,在动物福利领域搭建合作桥梁的人。
在武汉,从 2017 年开始,萨拉每年都组织狂犬病疫苗接种和教育活动,与武汉的一些动物医院、社区开展相关合作。
阿努莎:这十年,我们共享发展成就 阿努莎(SOURAM SAI ANUSHA),印度籍,江汉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来到中国这个美丽的国家,是为了实现我最诚挚的愿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帮助我周围的人。 起初,我对中国的了解很少,主要是通过不同媒体了解中国地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个国家的一些大都市,如上海、北京,我以为中国是一个与印度有着相似文化和氛围的国家。我小时候喜欢看中国电视剧,欣赏一些美丽的中国建筑,了解到了一些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而随着这些年的求学经历,我开始感受到中国的广博与中国人民的热情,也深深地爱上这个古老国度。她拥有先进的技术,让人民的生活更轻松、更富足;她有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人们怀着热忱之心,成就我们多样而舒适的生活。在中国,我感觉很棒,她也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她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在这里,我可以坐高铁去别的城市,又快又好;我只需用手机刷一下就可以购买最优质的厨房用具;这里不仅自然风景秀丽,更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让人回味不已。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中印两国间的深厚情谊,也是中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享成果。这一倡议不仅强化国家间联系、改善其参与国的贸易、外国投资和公民的生活条件,其中的教育项目,致力于为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提供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知识和技能,更是给了我们这些学子一次实现自身梦想的平台和机会,也愈发激励我学好本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阿齐兹别克:新十年,我们共建未来 我叫MURTOZAEV AZIZBEK,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是江汉大学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国际学生。 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也吸引我来到这里求学,去了解、认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度。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该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迎来历史新机遇,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我的祖国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国家,两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能源等领域不断取得重要合作成果,让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感受到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热忱与情谊。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以中乌两国经贸发展为切入点,去研究乌兹别克斯坦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支点作用。这十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乌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双方合作成果丰硕、潜力巨大,在促进地区国家繁荣发展,也让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普通青年享受到双方发展红利。今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进一步为两国间情谊作贡献,让更多像我一样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爱上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 近年来,江汉大学一直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多种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完善国际性人才培养体系。十年来培养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34个国家528名国际留学生,更涌现出了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萨拉·普拉托等一批优秀外籍教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江汉大学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合作办学平台,架起“友谊之桥”,共谱“一带一路”的“时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