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聚焦“三维度”精心打造“新职师”教育共同体

江苏理工学院聚焦“ 三维度”  精心打造“ 新职师” 教育共同体

近年来,江苏理工学院坚持“服务职教、研究职教、引领职教”办学理念,依托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从培养实践、培训协作、研究发展三个维度,系统打造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全力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高地建设蓄势赋能。

一、聚焦德技并修,打造“新职师” 培养实践共同体。一是厚植职教情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发挥高校、职校、企业协同育人作用,举办“新青年·新工匠·新职师” 信仰公开课、“我与职教名师面对面” 等活动,邀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职教名师进校园分享职业成长经验, 引导职教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热爱职教事业、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优化培养模式。探索“新职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重构“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技术教育+ 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做、研”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实行“2 年理论学习+1 年专业实践+1 年教育实践” 培养模式,将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创新培养机制。率先构建师资培养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元协同”的“新职师”培养机制,着力破解“双师型”教师培养难题,有效提升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与专业素养。《双能并重、三性融合、四元协同: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校企校协作、职前后贯通、研训教融合——打造高质量中职教师队伍的江苏实践》等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聚焦提质增效,打造“新职师”培训协作共同体。一是建设卓越团队。加强职教教师教育团队建设, 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新时代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重点课题,成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团队研究项目专业协作共同体牵头单位。二是构筑培训高地。强化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省高职师培中心建设,与高水平职校、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华航唯实机器人公司等单位组建“双师型”培训协作共同体,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创优培训品牌。遵循职教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分类开发职教教师培训包, 建设“互联网+”在线培训平台,构建“高校+ 企业+ 职校”多场所、模块化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年均培训省内外骨干教师近万人。培训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和江苏省优秀案例,全力打造职教师资培训“江苏样本”。

三、聚焦服务发展,打造“新职师” 研究发展共同体。一是建设高端智库。充分发挥省职教科研中心、省级职业教育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研究所等智库平台的集成优势,牵头起草的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参与起草《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 准( 试行)》等政策法规。二是丰富理论供给。联合省内外科研机构、中职高职院校,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力协同攻关研究。近年来, 学校获批职教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等10 余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20 余项。三是强化融合发展。学校主动融入常州职教名城建设,拓展与在常中职高职院校战略合作,共建如境新职教研究所、行知新职教研究所、“新职师” 培养研究中心等分支研究机构,构建新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助力职业院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与中德( 常州) 创新产业园、德国手工业行会共建中德“大师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和中德“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精心打造中德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专业化职教师资培养研究平台。

(职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