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人”这一核心要素,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因为所有的工作、所有的目标都要靠人去落实、去实现。一个学院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这个学院的人想不想干、能不能干、会不会干。只有实现了人的高质量发展,学院事业才能取得高质量发展。因此,人文学院党委认为党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做通、做实人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基层学院党委,实施高质量党建做好人的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充分激发人这一“第一要素”,才能有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一、高质量党建就是要以高远明确的目标引领人、汇聚人目标决定方向。一个人有了目标才会有追求和动力,一个学院有了目标才会清晰自身的发展与定位。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树立一个高远而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以此统领人、汇聚人、激励人。只有让全院师生员工脑中有目标、心中有事业、手上有活干,才不会彷徨等待、踌躇观望,才不会因方向不明而耽误前进发展。
当前,无论从学科构成、师资规模以及学生数量上看,人文学院都还只是个“小学院”。学院党委经过分析研判在学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建设成为“三航”特色鲜明的精品文科学院。具体到学院的两个学科专业,法学学科对标北航法学院,聚焦“三航”领域法治与治理。公共管理学科对标哈工大公共管理系,聚焦安全应急管理。学院发展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特。正是基于这个目标定位,学院党委向全院教职工提出了小学院一样要有大格局、大气度、大情怀,也一样会有大事业、大担当、大作为的要求。学院师生认识到,“小学院”这个标签不是“实力弱”“发展慢”的等同语,而是“有特色”“出亮点”的修饰词。“小学院”也不能成为求安稳、发展慢的客观理由,而是开新路、创新局的基本盘。正是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学院高质量发展才具备了初始条件。
二、高质量党建就是要以务实有力的举措团结人、带动人有目标,更要有举措。高质量党建体现在能否抓得住重点,把握住关键,通过务实有力的举措让人知道怎么干。针对人文学院广大教职工对个人发展、事业发展的诉求,学院党委重点做了四件事。
一是建体系。制定出台了学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规划了学院人才工作,构建了学院整体人才体系框架。2022年顶着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筹备举办了学院发展论坛,汇聚广大人文院友以及社会贤达的智慧,助力学院建设发展。二是找准点。瞄准国家安全学这个点,整合全院的资源力量,通过与民航学院等工科学院开展合作,努力争取在国家安全学博士点建设上取得突破,以解决制约学院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搭平台。在教师层面确立了学院首批5个重点建设科研基地和5个重点资助的教学团队,并给予专项资金资助,为教师建好工作平台。在学生层面,通过校社协同育人中心,新增10余个社会实习实践基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四是强团队。推进落实“文科提升工程”。进一步将科研机构实体化,所有新进教师,横向上进入两个系,纵向上至少进入一个科研实体,从组织角度促进科研团队的形成,打破文科“单兵作战”的模式,培育壮大科研团队。
三、高质量党建就是要以风清气正的环境塑造人、成就人大树根植沃土方显挺拔,人才事业亦是优良环境的造物。就学院党委而言,高质量党建就是要在聚人气、树正气、添和气上发挥主导作用,使每一位教职工在学院这个集体内找到自己、发挥自己、成就自己。
学院党委要聚人气。通过对全院教职工开展调研交流,可以发现虽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想获得发展,都想学院变好变强,正是基于这个思想的最大公约数,学院党委汇聚全院师生共识形成了“担当、敬畏、包容、思辨”的学院精神,生动涵盖了人文师生的精神特质,获得了全院师生的共鸣和认可,在精神层面凝聚了学院人气。
学院党委要树正气。学院党委始终强调团结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凝聚力才会具有战斗力。学院党委反复强调,在学院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旁观者、评论家,只有亲历者、创造者;人文学院绝不能在人的问题上栽跟头。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学院党委敢于亮剑,提醒督促,防微杜渐,有力保证了学院干事创业的环境。
学院党委要添和气。无论是广泛听取每位教职工的意见建议,还是大力推荐优秀教师赴部省及校内机关挂职锻炼;无论是开展美好人文·魅力人文·幸福人文系列活动,还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学院党委都努力体现对每一位教职工的尊重与关爱。学院教职工普遍反映,近两年学院的文化设施变多了,工作氛围更融洽了。大家心齐了、气顺了,工作更有动力了,事业也就自然而然发展了。
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绝对不是一件形而上的务虚工作,而是要取得真正成效、引领带动服务广大师生的务实工作。我们始终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及兄弟学院的指导帮助下,人文学院一定会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