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加强党的建设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不竭动力。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加强红色基因传承,以红色基因传承助力新时代党的建设。只有将丰富深厚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宝贵滋养,自觉肩负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才能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一、守住红色基因中的对党忠诚核心特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判断,明确指出:“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对大家党性的考验,也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强党的建设,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定“四个意识”,坚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领悟力,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唤醒红色基因中的理想信念底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红色基因的基本底色就是信念坚定。“深扎信仰之根,以史鉴今育人”。让学生了解本地红色基因的传承,开展常态化的教育活动,发挥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新的信息传播渠道,让学生能够在典型榜样的感召熏陶下、在党史的生动实践中吸收、接纳、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让红色基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严守红色基因中的纪律观念,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建设为红色基因提供了约束性的要求,是红色基因的底线规定。严明的纪律是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主持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时,带领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939年,陈云同志撰写的《发展党员问题》讲话提纲中也提及入党誓词,其中包括“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保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永不叛党。”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正式载入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要靠严明纪律。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作为高校,作为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要筑起“红色防线”,发挥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纪律底线的教育优势,筑牢思想理论根基。始终保持底线思维,坚决不越纪律红线,时刻以红色基因传承中坚守纪律底线的榜样激励自己。

 

总之,在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离不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激励。“加强党的建设与传承红色基因二者是密不可分、一脉相承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更是红色基因助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价值所在。

 

(本文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