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青年力”,做“经典守护人”


12月10日,为期13天的首届“浪花”长清湖戏剧节落下帷幕。山东师大、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管理学院的学生戏剧创作者带来9部优质话剧,向观众近距离展示戏剧的艺术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春柳社》《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钟》《北京人》3部大戏聚焦经典作品的再诠释,创新改编、致敬经典。这群青年人怀揣对戏剧的满腔热爱,化身“经典守护人”,为经典流传添砖加瓦。笔者认为青年人当挑起守护经典的大梁,以青年视角、青年思维、青年力量,传播、传承经典。

青年人在回味经典、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传承经典。今年暑假期间,我校新传学院戏影专业2102班徐云昊携东隅话剧社部分演员前往北京,参加首届鼓楼西高校剧团公益演出。他们将老舍先生的著名小说《抱孙》重新演绎并搬上舞台,让这个书写于上世纪的经典故事重新走进更多大学生的视野。徐云昊除了走出校园传播戏剧经典,还致力于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中国戏剧文化。在本次戏剧节开幕大戏的选择上,他重新编排致敬中国话剧百年的经典之作《寻找春柳社》。以徐云昊为代表的青年人以青春的面孔致敬经典,让更多青年观众现场感受经典话剧的精神力量。

青年人不仅是受众,也是经典传承的主体,他们深耕内容创作,化身青春“守艺人”,让古老的经典“活”起来。将1600度的铁水打向空中,再现“千年绝技”打铁花;制作1000年前任意旋转而烛火不灭的宋代“黑科技”滚灯;复原一场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世界级非遗皮影戏……江寻千,这位全网拥有2708.5万粉丝、获赞量超2.4亿次的“95后”国风文化博主,专注内容创作,用坚守让非遗“老树发新芽”。她用青年人的认真与执着向世人宣告:“即便是千年前的种子,现在依然可以开花。”

青年人更懂青年人的喜好,他们探索更加年轻化、有活力的传播方式,让尘封的经典“火”起来。近日,越剧《新龙门客栈》“火出了圈”,剧中贾廷一角的扮演者陈丽君凭借女扮男装的惊艳气质“圈粉”无数。此剧“爆火”离不开各类短视频的宣传,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表演片段“唤醒了年轻人的戏曲DNA”,让青年人更有兴趣了解戏曲这种“奶奶辈儿”的爱好。“85后”导演、“95后”编剧、“90后”舞美设计,这样的主创团队为戏曲注入了青春气息。他们更善于抓住时机,在抖音平台全程直播,仅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便吸引了超925万观众,抖音“越剧新龙门客栈”话题播放量高达1179.3万次。这种创新且迎合年轻人喜好的传播方式可谓是“新瓶装老酒,好看又好喝”。

青年人在拥抱经典的同时,也化身“经典守护人”,探寻深藏在时代肌理中的文化内核,他们以自身的实践促进“审美觉醒”,让经典“活起来”也“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