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感知中国

我叫可依,来自缅甸,是东南大学的在读国际学生,因为被中国的建筑吸引,我决定离开自己的国家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习。我的中国求学之旅始于2022年12月,我怀着满心的憧憬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在飞机上听到周围的人们用流利的普通话交谈,我满心激动。终于,我踏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初踏南京这座城,老师、同学、当地居民的热情和善良如同温暖的阳光,让我在求学的征程中感到无比幸福与安心。高高的梧桐树在街道两旁,每天都与我一同前行,抚慰着我对家乡的思念。这座城市让我心生敬仰,因为在这里我亲身领略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和古老的建筑结构。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宛如一部跨越时光的史诗,将历史和现代在街巷之间交错编织。走在街道上,我感受到岁月的风轻轻拂过,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仿佛是这个城市的印记,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智者,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而现代建筑的崛起,也让我看到了南京的发展与活力,高楼林立,设计多元,不断地焕发着新的生机。
在学习的道路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曾一度给我带来困难和困惑,然而,幸运的是,身边的老师、同学们总是热心地伸出援手,为我筑起了一座坚实的、跨越国籍的桥梁。每一堂课、每一次讨论,都是我追寻知识的舞台,都是我开阔视野、感知中国的机会。
在这个多元交汇的环境中,我逐渐领悟到,求学之路并非仅仅关乎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个人的体验和升华,我希望能抓住课内外的所有机会行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去更好地探索这个国家更多的面貌。于是这个暑假,我与来自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的我校国际学生以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中国学生共同组成了东南大学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体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调研学习之旅。
在实践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科技发展。其实在这次社会实践之前,我从未近距离参观过科技公司,在这次“科技初体验”中我才发现这些深藏在公司和实验室里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我们看到了一键式的自动化系统,它有着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零件的质量甚至可以控制到小数点后四位,过程参数也能精确控制,而且生产现场都是可视化的,参观时我们可以透过澄净的玻璃看到零件的生产过程,每一个芯片的刻痕,每一次机械臂的震动,都清晰可见。这些先进的科技显著地降低了人为失误的概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而且中国的科技公司都非常注重人才培养,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它们才能有现在的进步和发展,让像我这样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外国人也能享受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
在我们探访东南大学苏州校区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的时候,“AloT应用———智慧商场位置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方案能够感知顾客的移动终端,锐捷的网络会主动发现已启用Wi-Fi功能的移动设备,采集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这有助于管理人员监控客流量、进店率以及顾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此外,这个方案还能评估橱窗广告的有效性,从而使营销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科技产业,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卓越成就,也让我与中国的青年朋友们一同友好地交谈研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和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也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和对事物的认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汇集到一起,正如不同星空下的河流汇入同一片汪洋,大江激烈,长河磅礴,但这片海都一视同仁,温柔地将我们纳入怀抱。我想也许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留学生回信中提到过的 “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