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内 典型以外

———记建筑学院教师汪晓茜


汪晓茜近照

精彩的课堂教学

汪晓茜著作


初夏的南京,已是枝繁叶茂,绿草如茵,处处充满着浪漫和情怀。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西方古典风格的中大院内,我们与汪晓茜老师相遇在建筑学院院史展览馆,这里不仅记录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6年辉煌历史,也承载了汪老师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她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东南大学,献给了建筑学科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如今,我们在她参与布置的院史展览中走进她与建筑学科结缘的岁月,走进这位多次获评东南大学十佳导师并自称“非典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赓续传承,描绘“非典型”人生画卷

 

汪晓茜老师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建筑世家,母亲是建筑师,父亲是结构工程师、大学教授和设计管理者,她是名副其实的“南工二代”和“建筑二代”。学建筑或许有基因的作用,当上人民教师也可能是必然,幸运的是两者她都喜欢。她的父亲从小就鼓励子女勇于尝试和探索,并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眼界开阔,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购买了大量历史、地理、文学,甚至包括军事等方面的人文类书籍,为其奠定了成长岁月中的一抹靓丽底色。谈及父亲给予自己人格和精神的培养,汪老师流露出无尽的感激。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以及“正直向上,热于求知”是汪晓茜老师就读的百年名校———江苏省扬州中学的校训和学风。从中学开始,她就给师生留下了“非典型”的印象。丰富而广泛的知识储备,加之一直以来的短发造型,“头发短,见识长”成了中学同学对她的特别印象。家庭熏陶和扬州中学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她日后选择建筑历史方向进行学习、研究、教学和实践等奠定了扎实基础。

 

1989年,汪晓茜考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这是她与建筑学长达30余年邂逅的起点。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读研,师从梁思成的弟子、我国著名建筑史学者和教育家刘先觉教授,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并留校任教,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赴瑞典皇家工学院产业生态系开展博士后研究。

 

学习工作之余,汪晓茜还是刘先觉教授20多年的助手。“师如慧光,明德启心”,忆起恩师,她已是眼角浸润,直言刘先生对其治学态度和教学风格影响最大:一是严谨辩证,要学会正反两方面和多个角度去研究和诠释;二是教学上深入浅出,深深的道理要浅浅地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也是她的理想和日后坚持的方向。为此,汪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准备细致充分,践行了刘先觉教授倡导的“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原则。

 

有同学说,在东大建院,汪晓茜老师负责浪漫和情怀。“把枯燥的专业内容讲好,浪漫和情怀一方面不让学生失去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多关注学科边界以外的东西。”她还说:“我教的建筑史不仅是技术史、艺术史,也是生活的一方面,理解生活才能做好建筑。”因此培养学生辩证和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建筑本体,要有广阔视野和史观,这一风格是汪老师在讲课中所坚持的,所以她的建筑史课程总是综合性的与建筑相关人文知识的传授。其讲课风格也非常鲜明: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深入浅出,激情四溢,深受同学们喜爱。课堂常常爆满,并吸引许多外校或外地旁听者。而校友返校时也会谈及对她的课程印象深刻,获益匪浅。近年来,她还受邀为吴健雄学院开设了颇受欢迎的 “世界建筑与文化赏评”人文通识课,以建筑为线索为理工类学生扩充人文知识,开阔眼界和培养综合能力。正因为其独有的人文气质,她戏称自己是理工倾向的东南大学里的“非典型”老师。

 

除了教学,以及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外,汪老师同时还承担了不少学院和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如策展、导览、外宣、招生宣讲等,同时在新媒体平台拥有数万粉丝的她也借助新媒体形式传播学校学院动态和专业行业信息,受到大量关注。她没有将这些视作负担,而是一种外在驱动力,“其实做这些可以不断提醒自己克服惰性和职业倦怠,助推自己突破瓶颈和不断提高”。

 

与常人一样,学术、工作之外,汪老师也面临着诸多人生课题:人际交往的困惑以及事业瓶颈、家庭责任等问题纠缠在一起,而她也努力在寻找自己的减压方式———她形容为“仰卧起坐”: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也不硬挺,而是给自己一些“躺平”的时间,通过做美食、健身等来缓解焦虑。她坚持写“每日计划本”,按照任务重要、紧急程度有序安排,而且每天第一件事是要做自己最怕最难的事情,督促自己更自律和从容。

 

父母的启蒙,恩师的教诲,自我的找寻,汪晓茜老师每一步的成长之路都不断地汲取周围的力量,坚定内心的选择,打破着思维禁锢,描绘属于自己的成长姿态。

 

回首瞻前,开辟“非典型”学术新篇

 

学者以学术为志业,以铸就自己“学术标签”为使命。得益于形成的广泛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广度和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懈探索铸就的贯穿建筑学领域古今的视野深度,汪晓茜老师致力研究建筑历史与文化、可持续人居环境等看似差异极大的学术领域。前者回首,后者瞻前。所谓回首,指的是在历史领域的深耕与反思。汪晓茜认为在历史领域的研究能让自己保持一种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她尤其关注历史中的建筑人———在全球视野中全面认知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及其贡献;也关注历史中转型阶段建筑的地域性———民国南京的建筑与城市文化,这和当下对挖掘和传播历史文化的需求紧密相连。

 

此类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了包括《大匠筑迹:民国时期的南京职业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南京篇》《南京历代经典建筑》《叠合与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中英文)《杨廷宝全集文言卷》等9部相关著作和30余篇论文,更参与策划多个有影响力的展览:《基石———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杨廷宝与他的世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院95周年院史展》等,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何谓前瞻?她说做研究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她试图突破“典型”建筑学体系,思考和探索社会前沿科技与建筑学科关联性,取得了跨学科和一定创新性的成果。早在2010年的一次国家电网充电站设计中,她就前瞻性地判断电动汽车产业将会取得飞速发展。于是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与团队花费了五六年时间探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与设计这一当时尚属空白的跨学科领域,成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课题组在2017年出版了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与土建设计的学术专著,并参与制定相关国标。

 

更值得赞许的是,她秉持着导师对于学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态度。刘先觉先生撰写的 《建筑艺术的语言》就曾入选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以学术服务社会,以知识引导审美。”汪老师一直积极地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向大众推广建筑文化、历史建筑价值、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在过去的十年中,她参加了百余场的讲座、展览及导览、电视访谈、行走和科普写作等,网络阅读和浏览量达到千万以上。她主持的《南京民国建筑和建筑师系列》《杨廷宝与南京》《东南大学历史性校园解读》等活动深受公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由此还成为中国建筑学会推荐参评“典赞·2022科普中国”的人物。

 

赤子之心,诠释“非典型”良师益友

 

要成为好老师当然要有个人魅力,要用人格和学识影响学生。汪老师用一颗赤子之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仅是学业学术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上的益友。

 

在建院学生的心目中她是一位 “从民国走来的优雅才女”,不仅形象气质出众,还能把千头万绪、艰深复杂的建筑史讲得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能辜负学生的期待”,这是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倾心投入教学的动力。无论本研课程,无论是小班课程,还是年级大课,她都会在课前仔细整理和修改课件,在头脑中将各环节过几遍。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在为吴健雄学院开设“世界建筑与文化赏评”课时,她会精心选配课后观看的拓展视频,每堂课结束前的随堂测小程序,她都会课前亲自测试链接;她还鼓励学生“每课一问”,汇总后共同解答,以补充课上教学内容。

 

日常里,汪老师真正践行了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她关心和体谅同学,为他们排忧解难,调整状态;自制糕点送给课题组同学;组织团建活动时还会亲自精心挑选路线和住宿;每届研究生毕业都能收到别致的礼物;寒假期间,会主动帮离校研究生照看水族箱。

 

汪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打破固定思维,更在人生选择上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圈,勇于尝试新领域。她始终坚信建筑学专业能够赋予一个人足够的能力和换赛道的底气。事实上,在她培养的近30名毕业研究生中,除了教师、建筑师外,还有时尚摄影师、木器设计师和进入字节跳动这样的新媒体工作者。汪老师同样为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所长而倍感骄傲。

 

“忘却课本知识后剩下的东西”,也许就是汪晓茜老师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即使是离校已经20年的学生,也仍然清晰地记得汪老师在讲堂上激情四溢的状态,以及她所说的 “只有理解生活才能做好建筑”。作为专业课教师,她身体力行地在学业、工作甚至人生的各个维度成为一批批学子“身边的榜样”,诠释了“非典型”良师益友的深刻内涵。正是她的责任感,她的执着,令其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尊敬,而汪老师迄今已荣获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勒·柯布西耶奖”“东南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在内的大小20多个教学奖。

 

夏叶正繁盛,梧桐映礼堂。古典之内,汪晓茜老师如民国时期走来的女神,浪漫与情怀抛洒在一门学科、一所校园、一座古城;典型之外,汪晓茜老师又自成风格,不论是探索、学术科普,还是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始终洋溢着活力和魅力。好老师是一个大学的财富,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欣慰自豪。

 

个人简介

 

汪晓茜,博士,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分会勒·柯布西耶奖获得者,两次被评为 “东南大学最受喜爱的十佳研究生导师”。1996年迄今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主讲本科与研究生的建筑通史、建筑史论和西方古典建筑专题等课程,曾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世界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可持续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出版著作和教材20部,包括《外国建筑简史》(国家精品教材)《大匠筑迹:民国时期的南京职业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史 (五卷集)》(参写,国家出版奖)《叠合与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中英文两版)《南京历代经典建筑》《杨廷宝全集文言卷》《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与土建设计》等,并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级出版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各类各级教学和科研奖励20余次。近年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历史街区和建筑修缮工程项目设计10余项。   指导老师:宋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