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育人”路上的暖心守护
一场“育人”路上的暖心守护
“同学们复习的怎么样?”“考研不仅仅考核同学们的学习成效,更考验着大家的心态。”考研前夕,一场特殊的加油鼓劲主题班会正在举行。作为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交运191班的第二班主任,校党委书记史国君来到同学身边,了解考研学生的备考情况,并送上暖心“加油包”。
党员干部联系班级“三进三知”专题实践活动(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知思想、知学习、知生活)是南京工程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品牌,也是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作为2019年获批招生的新专业,交运191班的人才培养得到了学校、学院的特别关注。学校史国君书记更是主动担任起交运191班第二班主任,通过持续开展“三进三知”实践教育活动,帮助大家了解学校、了解专业、了解行业、了解职业。“史伯伯是我们班级的‘大家长’,很多疑惑我们都能在他那儿得到解答。师生‘云家书’、线上考研经验交流、实习实训基地走访……”说起过去一年的活动,交运191班的同学们如数家珍。
去年4月,在因疫情防控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交运191班的同学们主动将三年的感恩与收获、成长与困惑写成了38封“家书”,“寄”给他们的第二班主任“史伯伯”。“史伯伯你好,我在大一时成绩不理想,所幸是您一直陪伴着我们,教会我们到底该如何读书,让我在后两年的时间里迎头赶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即将面临考研与就业的人生抉择,我一定好好规划,也请史伯伯为我提提建议。”信中, 同学们既向第二班主任“史伯伯”三年以来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表达了由衷地感谢,也将个人的成长心得、未来规划向史书记诉说。
史书记在收信当晚就认真阅读了同学们的来信,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留言进行了回复。“考研考什么,怎么考?”“我可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求职前要做哪些准备?”史书记发现,处于大三年级的同学们,又是交通运输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对于获取考研与择业相关信息的意愿十分强烈。“大家的问题我都已经看到了,请大家放心,这一年我会与你们并肩作战,帮助大家一一答疑解惑。”他这样向班级同学承诺。
不久后,一场考研经验交流活动线上如期开展。活动特别邀请了华设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集团优秀员工代表以及学院青年教师代表作为主讲嘉宾,结合各自的求学、就业、科研经历,从交通运输专业的就业与发展前景、目标院校的确定、备考攻略、心理调适、导师选择等方面做了经验交流。此外,校学工处相关工作负责人、学院党政领导和班主任纷纷从不同角度为同学们做好考研指导与就业向导,帮助同学们做好个人发展选择。史书记在嘉宾分享的基础上,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尽早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尽快将目标付诸行动,坚定发展目标,坚持求学初心,坚守奋斗目标,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懈奋斗。
为了更好地帮助班级同学们认知专业,史书记还带领交运191班级同学先后来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训实习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更真实地了解行业发展需求,更好地定位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交运191班彭子腾参加活动后表示,“感谢史伯伯为我们提供深入行业实际,了解轨道交通与汽车行业实际发展的机会,这次参观活动将成为我们未来职业发展与生涯选择的最好的‘教科书’。”这样的活动,也为学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仅要“走出去”,还得“请进来”。“企业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源头,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人、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最清楚答案。”去年12月,史书记带队来到江苏省铁路集团,与集团董事长常青、总经理丁建奇就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和管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主动对接行业主流企业,加深企业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是高校育人的关键。”史书记表示,此次校企联合,将对全面提升双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事业共同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自学校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班级‘三进三知’专题实践活动起,我们学院也是精心策划,强力推进,如今已成为学院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看家法宝’,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党政负责人介绍,“不仅仅是自己所在的学院,在整个南工程,都涌现着一场场‘双向奔赴’的育人场景,以‘三进三知’为载体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成型,为学校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工程大学积蓄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