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 路 蚕 语



【开篇的话】第二波蚕种茁壮生长孕育吐丝的时节,宣传部采编小分队走进了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蚕桑基地。这里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保存有全世界最多的蚕、桑种质资源,其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是我国首次确定的2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之一。本期《江科大的故事》推出“丝路蚕语”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近距离感受江科大“蚕桑”办学特色。

小 蚕 种 大 事 业

蚕桑,作为丝绸文化的构成主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被传送到遥远的西方,让世界知晓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千载光阴流转,蚕桑文化绵延至今,中国的蚕茧、蚕丝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十三五”脱贫攻坚时期,蚕业成为全国四成以上贫困县选择的特色产业,如今蚕桑业承接“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继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一片嫩绿的桑叶、一粒饱满的蚕茧,被农民视为发家致富的“法宝”。

“家蚕育种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让蚕健康好养,吐出优质蚕丝。”正在蚕桑基地进行眠性调查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钱荷英老师通俗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工作。

钱荷英和同事们尽可能多地保存蚕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挖掘优良基因,培育出优良家蚕品种,推广到更多的蚕区,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种源的力量,发挥蚕桑业在国民经济的经济作用。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蚕研所基于蚕遗传资源培育的“华康”系列抗BmNPV特殊蚕品种、“丝雨”系列、“野三元”系列等家蚕实用新品种推广到全国 20 多个省的蚕桑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一代杂交种1100余万张。

“别看身体小,浑身都是宝。”钱荷英介绍道,蚕丝不仅能应用于服装、美容领域,还可以在医疗、保健等许多方面“大展身手”。以绢丝为原料的丝素膜,可制成治疗烧伤的创面保护膜;加工成微粒的丝粉,可制成具有抗菌性的生物材料。蚕的排泄物蚕沙,可祛风除湿、活血镇痛,是常用中药材,民间流行将蚕沙放入枕中,用以清热解毒、改善睡眠。

2020 年,蚕业研究所徐安英研究员团队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及“华康3号”通过国家畜禽遗传委员会审定,取得了国家级品种审定证书。其中“华康 2 号”以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广大蚕区使用量最大的夏秋用品种,也是跟随“神舟十一号”飞向天空的“秋丰×白玉”为亲本,将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高效导入目标品种,育成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且抗性稳定遗传的实用品种。“华康”品种强健、好养,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高度抵抗性,目前已在全国 20 余省的主蚕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保种育种的基础上,江苏科技大学蚕桑科技支农实践团足迹遍布江苏苏北蚕区、广西平果和德保蚕区,向当地蚕农介绍规范的饲养和消毒方法,并赠送研究所培育的针对广西高温多湿气候环境的优质蚕种和蚕药。

蚕农在支农实践团的指导下,改进养殖技术和消毒防病措施,试养了“华康 2 号”新品种家蚕,多数农户收入从 4000 元/亩提高到近 8000 元/亩,收入实现翻番。不仅在国内蚕区推广应用良好,“华康”品种还出口至十几个国家,广受乌兹别克斯坦及阿塞拜疆等中、西亚国家蚕种场、蚕农及茧丝绸企业的欢迎,东南亚一些国家用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几乎都来自江科大蚕业研究所。

春 光 明 媚 养 蚕 人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在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基地,家蚕育种科研工作者们正在蚕室里忙碌着。环顾蚕室,靠墙而立的钢架上放置着一排排贴有蚕品种名标签的蚕匾,蚕宝宝在“竹床”上茁壮生长;放眼窗外,绿海一般的桑田茂盛绵延,桑叶葱郁、桑葚甘硕,工作人员穿梭在枝叶间采桑摘果,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早上七点,养蚕育种室高级农艺师刘明珠老师已经到达蚕室。她每年的工作基本以 50 天为一个区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摘喂桑叶、清理蚕粪、将茧剖开称重、分辨雌雄进行制种、给蚕室消毒......在蚕的生长旺盛期要忙到很晚才能下班。家蚕的孵化生长期从 3 月持续至 12 月,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整整 10 个月时间,刘老师要持续工作,一天都不能够休息,“没人非要你这样做,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热爱,全凭自愿。”

高挑挺拔的刘明珠老师面色红润,笑声爽朗:“看着这些蚕宝宝,真的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孩子调皮、麻烦,让人烦累的时候也会抱怨,那一刻想着干脆不干算了,但很快就忘记了。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每天都不一样;有的蚕生病了,想方设法地把它抢救回来;有的蚕种要绝种了,通过我的努力把它保留下来;蚕吐丝结茧,好多人觉得有趣围着它们拍照......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养蚕人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由于长期站立和低头,颈椎病和静脉曲张是养蚕人常见“职业病”。“有的时候从早上七点一直站到中午,吃个午饭回来接着干,一站就是一天,从早到晚弓着背、低着头。”在工作高度机械化的今天,养蚕这门古老的技艺仍需要人工完成,无法由机器“分担”。喂养、观察、治病、选茧,这些步骤都十分依赖养蚕人的经验和熟练度,“蚕的生命很脆弱,在养蚕这件事上,任何程序都比不上人的灵活。”

蚕业研究所经常有往来参观的人群,但人流再密集,养蚕人都能被一眼分辨出来——白大褂、牛仔裤,行色匆匆。蚕室每天需要消毒、打扫,消毒水一沾上衣服就会腐蚀出斑点,桑园里斜枝杂生,稍微娇贵一点的衣料都会被勾开线。“古人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确实是这样,穿真丝的肯定不是养蚕人。”刘明珠老师身上的白大褂有些发皱,牛仔裤也是泛白拉丝,指甲缝里残留着些许采桑留下的深绿色汁液。她一边说着,一边爽朗地笑了:“年复一年,好时光都在养蚕。养蚕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的!”

养蚕人的工作不只是采桑喂蚕,还需要观察和记录所有品种蚕在其完整生命周期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先在单页卡片和登记册手写记下、再录入计算机存档、然后打印装订,最后汇总整理为每个品种的“家谱”,用以对比分析和日后的科学研究。在蚕业研究所,此类信息记录自1950 年便已开始,每年的记录都被装订后存放进资料室。这些蚕业科学和产业发展的生物资源基础,凝聚着几代养蚕人的心血,见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代 代 延 续 蚕“ 基 因 库 ”

百亩桑园,千平蚕室。在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不仅研发并提供了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还承载着 90 余年的蚕种质资源保护经历,更寄托着一代代养蚕人埋头桑林、躬耕“丝路”的热爱与梦想。

进入蚕研所明亮齐整的蚕室,可以查看到精心保育有的 1100 余份种质资源,包括家蚕地方种、国外引进种、改良种、突变基因、种质创新材料、育种素材及蓖麻蚕等种质资源。涉及化性、眠性、斑纹、体色、大小等各异的家蚕,正在不同的蚕匾里“沙沙”地吃着桑叶,然后吐丝、结茧、化蛾、产卵,将基因代代相传,形成国家蚕种质资源库。

“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蚕种质资源是蚕品种培育的物质基础,也是 21 世纪中国蚕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江苏科技大学,国家家蚕种质资源库的保种工作一是为了保持种性、保护遗传特性,二是为了评价利用。蚕种质资源库就如同蚕的“人才库”,只有保存好蚕种质资源,才能进一步发掘有利基因,培育优良品种。

“可别以为只有白色的蚕,蚕其实是五颜六色的!”品种资源组的实验人员介绍起不同的蚕种如数家珍:来自瑶族地区的瑶蚕拥有和多数蚕不同的黄血,因此它吐丝也为黄色;斑马蚕又称虎斑蚕,身上布满黑色花纹;褐圆龙角蚕身上长着 7 对龙角,还有褐色圆斑;黄皮蚕通体呈黄绿色,但是深浅不一,也是由不同基因突变造成……

家蚕以卵越冬,越年种有效期仅有一年,因此家蚕基因资源必须采用活体饲养保存。每年春季,科学家都需要大规模地将蚕卵孵化,饲养、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完成品种的继代保存。在这期间,蚕研所工作人员要从早到晚为蚕宝宝忙碌着。有的品种蚕较弱,照料方式需随品系、生长阶段等变化,要日日巡查、不能中断。

庞大的蚕种质资源基因库里,有些品种可能几十年都没有被应用过,在市面上已然“销声匿迹”。钱荷英说:“现在虽然没有应用,但不表示就可以随意淘汰,随着育种目标的变化及研究水平的提高,也许在某一天会发现它们的新用途,等将来国家有需要,我们自己的资源立马就能派上用场。”因此,每个蚕遗传资源都要妥善保护、科学评价,为将来的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物质保障。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只是诗人的说法,其实蚕的生命并没有终结,一直都在迭代传承。”刘明珠轻抚着一个个生动的小生命,无比满足。

一年之计在于春。“沉睡”的蚕种每到春天就会在蚕业研究所一个个蚕室中“苏醒”,在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下食桑、吐丝、结茧、成蛾、产卵,走过一轮轮生命周期,将蚕种基因代代延续。一代代蚕业工作者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守护传承迎接新生。

(罗文 谢凌燕)(学通社记者:陈博宇 吴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