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一片风帆纪念我


请用一片风帆纪念我

我们站在江河交汇处遥想

我们汇聚在海韵湖畔遥望

1933年大公学校的大门

1953年上海船校的大门

如同一片片蓝色的风帆扑面而来

那高高飘扬的风帆

是一代代江科大人绵延不绝的血脉

海风猎猎 涛声滚滚

那是一代代江科大人的心声在回荡

向海图强 振兴中华

 

请用一片绿叶纪念我

从庆宁寺的钟声到宝塔山下的灯影

从南山南的书声到四摆渡的桑林

从沙洲湖畔的晨光到长山长的晚霞

每一位师生都有说不尽的甜蜜和忧伤

那是我们江科大人心底永远的温馨

穿越战争与和平、苦难与辉煌

即使颠沛流离也要实业救国

十年浩劫不忘培养大国工匠

无论航程中有多少惊涛骇浪

我们始终听从大海的召唤

九十载的开拓和接续奋斗

“船魂”精神深深地根植我们心中

国企“铁汉”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时代先锋”张进

“全国劳动模范”、LNG 船总建造师何江华

“全国劳动模范”、高端路由器总设计师曾富贵

献身国防事业 测试首次水下爆炸的“南极勇士”刘文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姚熊亮

二十万校友就有二十万种奋斗的姿态

每一位校友都是母校的骄傲和荣光

“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

这是江科大人永不褪色的烙印和精神

从“鲁烟油2号”到“981深海平台”

从“天鲸号”到“蛟龙号”“辽宁号”

从“航天蚕”到“古巴桑”

一代代江科大人

把“江科大制造”和“江科大发明”

深情地谱写在祖国的海洋和大地

 

请用一支玫瑰纪念我吧

那些年疼痛的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九十载的风雨

多少老师的背影渐渐远去

已经成为永不熄灭的航标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航程

九十载的春秋

多少老师的青丝熬成白霜

那是春蚕吐丝为学子编织美丽的未来

那是粮安天下的承诺

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临

终前依然牵挂师生的全国著名焊接专家沈世瑶教授

矢志科研报国的当代杰出蚕业科学家吕鸿声教授

把教书育人做到极致 病危中宣誓的景荣春教授

为希望工程无私捐赠 助学数十年的叶祖荫教授

默默坚持 坚守三尺讲台的周青春教授

……

这长长的名字诠释了薪火相传的魅力永在

因为无数可敬可爱的老师为我们遮风挡雨

江科大才成为我们终身依恋的共同家园

 

如果可以

我愿给老师献上成捧成捧的玫瑰

如果可以

我愿为母校插上鲲鹏一样的风帆

无论你在焊花绽放的船台还是在激情飞扬的讲坛

无论你远征南极还是西出印度洋巡防

无论你在祖国的高山大川还是在马里亚纳海沟

让我们一起面朝大海

以我们燃烧的青春和激情

以太平洋深蓝的浪花

为母校加冕

让我们以一流的梦想宣誓

让我们一起点燃心中的火炬

在向海图强的新航程上

奔赴星辰大海

(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