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熟悉的南大面孔
南京电视台有一档“城市面孔”节目做得不错,介绍南京市的一些代表人物,他们的业绩和贡献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不亏为南京的“城市面孔”。南京大学是个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大学堂”,吸收、培养和造就了很多优秀人才,其中不少走上领导岗位,我熟悉其中几位,堪称“南大面孔”。
第一位“南大面孔”是匡亚明校长,他是令人敬仰的革命家、教育家。文革以后,他重新出任南大校长,积极奔走,为百废待兴的学校发展请回专家,引进人才;他倡导开设“大学语文”课,为嗷嗷待哺的莘莘学子打好国学基础。记得1987年秋冬季节,当我和大学同班同学、时任涟水啤酒厂厂长的杨俄芝向匡校长当面汇报米草研发的最新成果—“微多啤酒”连获多个奖项的喜讯时,匡校长非常高兴,当即挥毫泼墨,为我们题词:“香飘四海,其味无穷”。
第二位“南大面孔”是韩星臣书记,他是一位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十分平易近人的南大党委书记。韩书记的特点是深入实际,“体察民情”,用他特有的诙谐、幽默拉近和师生员工的距离;在倾听不同的声音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化解诸多矛盾。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校园路上的偶遇,韩书记了解到我申报教授的情况,亲切地说:“我听过你的述职,挺好的”,鼓励并支持我继续申报,令我十分感动,这也激发了我们“米草团队”不断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第三位“南大面孔”是蒋树声校长,他是一位固体微结构物理学家,也是一个骑自行车上班的南大校长。由于学术和治校成绩卓著,蒋校长被民盟中央推选为主席。新世纪初民盟江苏省委组织专家在连云港召开“江苏沿海科技创新与开发”研讨会,邀请蒋树声主席莅临指导。会议期间蒋主席约我们与会的南大盟员见面,要我们还是喊他“蒋校长”,并牵挂学校发展的许多事;他指着我说:“钦老师做沿海耐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几十年,不简单”,让我心里热乎乎的。
第四位“南大面孔”是潘毅副校长,他是一位非常有建树的化学化工研究专家,也是一个统领南大科技发展的指挥者。2010年前后他专门出席盐城市召开的“耐盐经济植物研发洽谈会”,会上一位盐城市副市长误把我的博士生小张当作农民代表时,潘校长笑着说:“这好啊!钦老师的学生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这是深入田头的成果啊”!2017年我以退休教授的身份参加科技部重点专项,又得到潘校长的鼎力支持,确保了南大米草产业化指标的完成和项目的完美收官。
我今年已有77岁,依然在做“米草产业”,这是我们南大的特色,我责无旁贷。在米草产业艰难的发展中,少不了更多的“南大面孔”的支持和鼓励。2022年12月,在了解到我们米草团队的科技公司(南京施倍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向学校赠送1万盒提高免疫力的米草产品,助力南大抗疫时,校党委主持日常工作的校领导代表学校表示感谢和支持,及时召开视频会,落实捐赠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前不久现任南大分管科技工作的校领导在百忙中亲临南京施倍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明确表示“要把米草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重点方案来推动”,还说“南京大学将全力支持施倍泰公司,进一步推进米草的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还有一位是南大生科院党委纪勇书记,他和我是忘年交,他的充满活力,富有才华,敢于担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满脑子装的尽是生科院的发展,凡是有利于生科院发展的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从不推辞。米草产业发展有成绩时,他总是第一个点赞,夸奖;米草产业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他会和我一起分担、化解,让我暖心。
互花米草是1979年由国家科委下文,由南京大学引进的用以抗风防浪、保滩护岸的外来种,现在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义为有害入侵物种,要进行灭除治理。我们南大米草团队推出其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有利于对米草的生态控制。这些年来我们利用米草提取物,研制出抗痛风、降尿酸的米草产品,服务于全国亿万痛风患者,获得市场的认可。同时,南大米草产业的发展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尤其是我熟悉的“南大面孔”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将满怀信心,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