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标兵 | 刘艳:坚持终身学习 陪伴学生成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十六载从教路,刘艳凭着一腔赤诚,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引导学生,促进专业发展,不论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难,她都一直坚守初心——做一名好老师,坚持终身学习,陪伴学生成长。


自2007年进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刘艳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过硬的专业知识影响着她的学生,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家级计算机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论文获奖,并多次获评优秀个人。从2022年4月开始,她担任计算机系主任,主要负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日常管理。


以干为本,勇挑发展重任

计算机系学生较多,在管理上难免遇到困难,但刘艳并没有因难而退,在工作之余,她利用个人时间统计信息、整理资料,为计算机系的发展做长远规划。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起来,刘艳筹备了“薪火计划”系列活动,从教学与科研经验的分享和课堂教学观摩出发,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克服不足。“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如果教师不设法优秀,那就没有办法培养出好学生。”刘艳说。为了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她提出了课程负责人管理制度。选拔课程负责人组织制订课程的教学资料,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规划,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负责教学基本文档、考试材料等归档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刘艳组织计算机系教师进行了多次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希望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她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进行日常查课活动,监督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学秩序,强化了过程管理。在计算机系教师的共同的努力下,2022-2023年计算机系成功申报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项、校级线上一流课程一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四项、省级协同育人项目一项,获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项、校级教学名师一人、校级师德师风标兵一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赛促学,与学生共同成长

算法是程序的灵魂,只有掌握了算法,才能轻松地驾驭程序。为了提升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从2020年到2023年,刘艳一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算法竞赛。

每年上半年她会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类赛项。蓝桥杯竞赛需要学生从题目中挖掘计算机科学的本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探索出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快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020年疫情来势汹汹,刘艳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不忘抓住参加算法类学科竞赛的机会。由于疫情的特殊性,一校一赛点,为了让学生们成功参加比赛,她独自在学校机房研究赛点软件的安装办法,带学生测试比赛环境,陪学生参加考试,并进行监考数据的整理和归档。“看到学生认真编程的神情,我很欣慰很满足。”刘艳说。2020年她申请承办蓝桥杯大赛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赛点荣获蓝桥杯组委会颁发的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组织单位。



每年下半年,刘艳会组织学生参加“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的程序设计赛道,程序设计赛道重点考察选手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算法设计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方法。



持之以恒,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为了提升毕业生论文质量,刘艳在学生论文选题、开题、设计、初稿、过程稿、终稿、答辩各个阶段积极与学生交流,实时掌握论文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力度。由于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时间不易把控,她总是利用下班时间找学生面对面交流,提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刘艳所带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参加民办高校六校联合答辩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为了与国家的发展需求保持同步,刘艳就.NET系列开发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改革、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思考改革思路,以期.NET系列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能更好地与专业结合,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要求。



她在《Windows程序设计》课堂尝试了主题教学法,围绕主题引入话本展开教学,强调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突出知识点讲解,线下强化知识点应用。在《Windows程序设计综合实习》课堂实施了考核方式教学改革,以小组汇报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强化团队协作。在《ASP.NET Web开发技术》课堂将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融入到精选教学案例之中,使学生认识到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并深刻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在《ASP.NET WEB应用开发综合实习》课堂编写了完整的实习项目指导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综合应用。



刘艳主编了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微课版)》,《ASP.NET Web开发技术(微课版)》,申报了校级线上一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获批,申报了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Windows程序设计》还在审批中,校级精选案例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验收优秀。

 

努力探索协同育人的模式

如何有效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才,达到校企双赢,一直是刘艳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她尽力去签署校外合作实习基地框架协议,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及专业课程开设情况,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促使学校教学紧密贴合企业生产实际,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需求、新形势”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贴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达内软件有限公司、湖北源码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有企业教师在校授课,绵阳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信润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中软卓越科技有限公司也有深入校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刘艳申请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已经结题,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移动开发实践基地正在建设中。

 

学无止境,坚持终身学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学问体系翻新速度特别快,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有助于制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方案,所以刘艳假期会参加各类师资培训课程和论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同时,刘艳也积极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了解企业在相关领域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每年承担一门新课程,这是刘艳对自己的要求。通过接触新课程,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她受新课程启发申请的省级科研项目《K_means算法在短文本聚类中的改进及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我一直坚信,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应始终拥有上进心,拥有一份上进的力量,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才能教育好学生。”学海无涯,刘艳从未放弃探索新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和激励着学生向着知识的海洋继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