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峰俯身,谷处仰望


张爱玲一句 :”出名要趁早”,点亮无数青春的心,无数年轻人奋力向山顶奔去。而麦家却语重心长 :“缓慢是成功的捷径”,劝导人们在山谷中漫赏芳草花林之色。

二者都是大家,究竟谁是谁非呢?

于我观之,人分为两类,一类立足山顶,另一类则处在山谷。立于山顶,不忘俯身观望,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不蔽于云雾浓厚 ;处于低谷,不弃凌云之志,秉持登临之心,才能不困于狭小井口。

山顶是人生的巅峰,恰恰也是最危险之地。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恰如菲茨杰拉德写毕《了不起的盖茨比》,自以为到达了人生顶峰,一味沉溺于金钱美色,不知,他也会从山顶跌落,人生最终成了金钱与物欲的悲歌。而唯有不时俯身观望,不忘初心,方能体味”雨落成花心自知”。想及钱穆先生,他无疑立于国学之巅,可仍潜心于国学之源。面对别人的诋毁,他淡然一笑,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泰然处之。一部《国史大纲》问世,先生更成了名副其实的封顶人。

而处于山谷之人,也要时时仰望,心怀远方,才能挣脱狭小的井口,看到更大的天空。正如熊培云高呼到高处去。吴昌硕处于人生低谷,却始终心怀光明。一块拥有万古磅礴之心的苦铁,在千锤百炼之后,屹立在青天明月之间,在西泠印社留下最浓厚重彩的一笔。

念及当下,太多人不愿意安于山谷,只一心想要登临顶峰,睥睨天下。且不说冯唐急功近利将泰戈尔译成郭敬明,也不说贾玲为晔众取宠将花木兰演成傻大姐,就单说易中天雇佣写作班子,高速生产中华史,试图名传千古。但文学的诗意与恒久在这些盲目求快中溃不成军。试问,只有凌云壮志,却没有一颗愿意沉潜的心,怎么能享受遍览万物之美呢?

我承认,山顶有山顶的波澜壮阔,而山谷也自有山谷的静水流深。

无论处在山顶还是山谷,只有做到用恰当的心态去面对,看到山顶山谷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不会像米兰昆德拉在《玩笑》中所写的人们那样可悲 :受到乌托邦诗篇的诱惑,他们向天堂奔去,当身后的大门悄然关上时,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处在地狱。

莫作蜂鸣,莫逞高论,但求放下执念,师心纯粹。立于山顶,不忘俯身 ;处于山谷,不忘仰望。如此,才能识心体之本然,达人生之真境。

顶峰俯身,谷处仰望,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