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阅读『真』滋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近期,舞剧《红楼梦》在全国巡演。惊艳的服化道,精雕细琢的舞台效果,漂亮的舞美和灯光,以及演员们优秀的舞蹈表现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经久不息,广为流传。但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真正精读过四大名著的有几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世界,好像被手机、互联网、信息、图片、视频完全占据,在瞬间的惊讶与叹息或者一闪而过的快乐之后,只剩下了无止境的空虚,如镜花水月般,梦醒一场空。
叔本华说过:“人生有两大苦,一是物质的匮乏,二是精神的空虚。”当今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但精神上却越来越难愉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我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越来越便捷的途径,获取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但同时我们也被淹没在网络海量的信息里面。尤其随着近两年短视频的崛起,更多的人们沉溺于不断刷新接收新鲜快乐的内容,而鲜少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度消化吸收。当然,大脑的结构和潜意识决定了寻找舒适和享乐成为自发的愿望,每个人都是这样。但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任凭大脑的惰性接受网络信息浅表层的愉悦,回到现实世界中,我们终将面临精神的空虚和寂寞。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我们不沉迷网络世界,不让消遣成为我们上网的目的,我们也还是能从其中获得很多的知识的。2022年4月B站发布的《BILIBILI读书生态报告》显示,读书品类内容在B站快速增长,2021年,读书类视频总播放量超58亿,同比增长118%;有约9060万人在B站观看读书类视频,其中74.3万人每天在B站至少观看一个读书视频,同比增长779%。其中B站用户最关注书籍Top10中,古典文学占60%,四大名著跻身Top6,并且B站网友更爱看深度解读。以《红楼梦》为例,B站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时长达140416小时,也就是说,读完B站所有《红楼梦》的书评需要整整16年。
不可否认,网络视频阅读这种读书方式,让大家的读书体验变得更愉悦。这里不仅有新鲜独特的视角,还有趣味盎然的表达,再加上弹幕、笔记等实时互动,阅读的乐趣显而易见。但所有的读书类视频都是经过视频制作者重构阐释创作的,无论如何接近文本作者,都无法改变二次创作的性质。所以,我们从中获得的思考都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我们自己仍然缺少深度阅读和自我思考,遑论我们自己的见解和态度了。
亲身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充盈,更重要的是,能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甚至有了自己的批判。这种宝贵的能力是你接受再多独特的人生见解都不能比拟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谈到到: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从小的方面来说,寒窗苦读十多年又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从你的亲身阅读中寻找,都需要用你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来解答。
一个精神世界富足的人,永远不畏惧孤独和变故。在生活和工作中,读书学习是摆脱精神贫困最直接的方式。读好书,向厉害的人学习,学会让自己从消极、主观的固化思维中跳出来,转为积极、客观的进取型思维。当你拥有了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感。即使了解自身的不足,也满足于当下;即使知道社会复杂,也明白得以立身的规则,最后依然豁达开朗。
是时候让我们回归阅读“真”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