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无形的长衫成为青年的裹脚布


21级编辑出版学 余芯雨

近日,一位大学毕业生因为就业发展遇到瓶颈,在其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话:“如果没有读书,没有攀登过九尺高台,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回到鼠洞,就这样心安理得平淡度过此生。但是偏偏见过外面的精彩的世界,一无所获回到鼠洞又怎可能安于现状?学历成了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引起了网友热议。#孔乙己的长衫#在微博拥有392.2万阅读量;#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引发超过两万的讨论次数。部分网友表示孔乙己的长衫十分切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窘境下的无奈心态;但也有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表示孔乙己的长衫不过是大学生自导自演的遮羞布。

孔乙己原本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位旧时代的可怜又可恨的读书人,他是全店里唯一一个站着身穿长衫的读书人。他既不能融入读书人的群体,也不能融入那些没文化的布衣中。空有读书人的心高气傲,却不能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身穿长衫的孔乙己”成为现今众多难以就业,空有一纸文凭的学生群体自嘲的代名词。

但笔者想说:当代的大学生并不是孔乙己,而学历“长衫”也不是束缚我们求职就业的裹脚布。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1978年改革开放的元年,大学毕业生仅有16.5万。1998年恢复高考后,毕业生人数迎来了历史新高,共82.98万人。但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4.2万人,在学研究生365.4万人,毕业生86.2万人。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人数每年不断攀升。我们的外部环境早已不再是孔乙己所处的旧时代。倘若孔乙己是读书人,那其本质上只能算作狭义上的读书人,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会简单的认字抄写。但当今时代的读书人远不止是读过几本书,会识字写字如此简单了。数以万计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是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开阔思维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孔乙己是旧时代的读书人悲剧,空有些许知识却被封建的思想所腐蚀。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却不肯脚踏实地做工,自以为穿上长衫便是高人一等。而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2022届求职应届毕业生中有46.7%求职成功;38.1%获得1至3个工作邀约;15.4%已签约。其中,约8成签约毕业生就职工作与专业对口。数据表明,年轻群体在求职就业上的积极性是极高的,以偏概全的以孔乙己长衫来称呼大学生群体,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合理的。

那广大网友为何戏称自己是穿上长衫的孔乙己呢?其实,脱不下的并不是学历的长衫,而是精神内耗焦虑的长衫。据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年毕业生的简历增长了223%,而职位量同比增幅却只有21.2%。众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离开学校的乌托邦走向社会,不可避免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此外,在当下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新媒体的助力个人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人就业难的负面情绪在网络平台经过包装修饰后发布,立即掀起广大毕业学子的情绪浪潮。以至于年轻人在汹涌的情绪煽动中,不断陷入焦虑的漩涡。在还未积极步入就业市场前,就穿上了沉重的精神压力长衫。

然而年轻的就业者往往面临的是脱不下长衫的焦虑,和穿不上长衫无奈之下的双重压力。何为穿不上的长衫?我国从建国以来通过举全国之力将中国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再到如今,科技赋能下各大企业纷纷踏上转型的道路。对从业者的要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助力,各大企业需要的不再只是空有理论的“读书人”,而渴望多方面复合型人才。显然这对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较高的门槛。

既不愿意脱下学历的长衫,又难以对标企业的需求,在进退两难的窘境下,学历的长衫我们究竟该“脱”还是该“穿”?笔者认为:学历的长衫我们不仅要穿,还要体面的穿,大胆的走,走好新时代青年的就业路。为何孔乙己长衫的言论一经发出,便犹如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轻轻煽动几下翅膀就掀起了青年群体情绪的惊涛骇浪。归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是“为何读书”的刻板印象在作祟。传统观念里读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当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发现自己步入社会既找不到工作又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开始怀疑多年的书“白读了”。倘若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仍守旧的认为读书等于就业,从而忽略知识积累的本质,可谓是因小失大。学历并不只是看似简单的一纸文凭,其背后代表的是知识储备,实践培养等多方能力的总括。学历的长衫从来不是青年的裹脚布,就业问题也不仅仅是学历的“全责”。

无风不起浪,孔乙己长衫掀动的舆论情绪,背后反应的本质是就业难。但众所周知,就业难是每个国家社会都避无可避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在问题上做“热锅蚂蚁”,浮于问题表面转来转去。回看这些年来为缓解就业难国家政府的积极作为。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众多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社会企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但我们扩宽思路探索就业的新路径。其次教育改革的春风也是从就业源头“吹出”的,浙江、湖北等地新高考陆续推行,让广大学子在高中阶段教育中就将未来的就业倾向纳入规划之中。再者,政府牵头,让企业和各高校进行对接,为在校预备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有保障的就业通道。对于高校而言,培养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其中一个核心任务便是将人才输送到社会,发挥其知识助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高校应更多开展优质的就业培养课程,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其就业需求,引导学生更顺利完成就业,更好的实现其的社会价值。作为预备就业的学生群体,我们则应该积极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从需求出发去完善自身的就业优缺。当代青年早已脱离了旧时代的悲剧束缚,学历的长衫不是也不能成为我们就业的裹脚布。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应穿好长衫,走出新时代青年蓬勃朝气的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