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科创筑梦,计算机“梦之队”的引路人

9月10日晚,2023年度“荆楚好老师”颁奖仪式在湖北日报全媒体大厦(楚天传媒大厦)隆重举行,我校计算机学院王海军教授获评2023年度“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从教18年间,王海军组建计算机“梦之队”,他带领数百名学生在科研创新领域深耕细作,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2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奖120余项,获奖等级与数量在湖北高校同类专业中稳居前列。
“未来,我将不忘初心躬耕教坛,为国家强盛培养更多的科创人才。”王海军在获奖感言中说道。
躬耕教坛,以赛促学
在研究生毕业前,王海军以优异的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得到了知名IT企业的青睐,并许诺年薪30万以上。但怀揣着桃李芬芳的理想,他毅然选择来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做了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刚来学校时,王海军发现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他决心从零开始,打造一条“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道路。
2009年,王海军创建了一支物联网学生创新团队,立志于打造二师学科竞赛品牌。为了完善互联网比赛作品,即使是炎炎酷暑,王海军也坚守在没有空调的楼房最顶层的学生工作室。面临校车停开、食堂关门和设备缺乏的困境,他便从家中带来设备和馒头,在工作室陪伴学生度过一整个暑假。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多年努力。王海军的学生团队作品最终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顶尖名校学生团队作品的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于2013年获得iCAN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这是我校在教育部指导的科技比赛中取得的一次全国性重大突破。
王海军回忆起首次组队参加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没有经验和范本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连续数月无周末、夜以继日地做着研究,“我教学生把产品介绍从一页写到一百页,再从一百页写到一页。”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好在能带领学生们稳步前进。3年多的坚持,2021年,王海军带领的学生终于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国银奖、湖北省金奖,取得了湖北省属本科院校的历史最好成绩。2023年,王海军和学生将视线转入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创新技术。6个多月没有任何周末休息的技术攻关,他们第一次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即进入全国总决赛,并勇夺一等奖。
良工心苦,循循善诱
王海军对和学生团队一起获得的比赛奖项如数家珍,这一本本获奖证书、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背后,凝聚的不仅仅是他和团队的辛苦付出,还包括王海军对学生默默的支持和奉献。
当学生队长毛东立在研究问题挖掘上花费了六个月,研究进展甚微时,王海军老师鼓励他坚持下去,帮助他调整研究方向;当毛东立比赛失利,队友相继离开时,王海军依旧坚定不移地支持并指导他研究200多篇技术论文。最终毛东立团队成功申请了6项专利和17项软著。
当陈高宇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但却被淘汰时,王海军告诉他不要气馁、不要放弃。从2018年到2021年,王海军一直陪伴着陈高宇进行作品的摸索与改进。经历了三年的竞赛落选,2021年他们终于获得了湖北省金奖和全国银奖,这个成绩是当时湖北省属高校的历史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在备赛间隙,王海军也会叫上三五个学生到办公室谈心,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团队成员李姣姣回忆道:“凌晨四点多,我们还在与王老师讨论、工作,一起努力完善作品,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人间值得。”
面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激,王海军语重心长道:“教师做的都是良心活,容不下半点功利,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老师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学生的成功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鞠躬尽瘁,公而忘私
一门心思扑在培养学生方面的王海军,留给自己和家人的空闲时间少得可怜,每当谈起家人,他的脸上总是浮现深深的歉意。回想在儿子即将出生的那天,王海军依然在实验室里辅导学生,得知了妻子已经被推进手术室,他才赶忙离开学生赶往医院。对于妻子的埋怨,他深感愧疚。
2021年,一场重病压垮了王海军坚守在实验室里的身躯。即使住进了医院准备做手术,王海军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在手术前后的两天时间里,他一直通过视频会议指导学生修改作品,说一句话就要休息一下,撑着疲惫的病体在屏幕前一坐就是2个小时。尽管病情特别严重,但在整个住院及三个月的恢复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在通过视频会议指导学生从未中断。当学生们看到一下子消瘦了三十多斤的他,说不出的感动与心疼。
当王海军的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比赛中都获得了湖北省金奖后,项目负责人陈高宇在全校师生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时几度哽咽,“王老师几乎每天都在陪着我们,从早上七点奋战到子夜凌晨,经常是我们作品还没有指导完,下一个作品还在等着老师,我们的获奖证书背后凝聚着王老师的全部汗水和心血。”
从教18年,王海军以校为家,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学习实践,带领着自己组建的计算机“梦之队”在各大科创赛场披荆斩棘、勇摘桂冠;寒来暑往,时代更迭,新的理念、技术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是他甘守师道的初心、和学生们共同钻研技术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