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还是卷在华中大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从野草丛生的荒野到书声琅琅的校园,70 多年来,“学在华中大”的精神从未改变。这是“1037”的故事,也是一代代华中大人接续诠释的初心……

学,应该是每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就听到耳朵长茧的字。但近些年来,年轻人中的语言习惯中有一个字正在取代“学”,那就是“卷”,从事事皆“学”到事事皆“卷”。“学在华中大”也常被调侃为“卷在华中大”,还有人说在华中大“卷”得很累。

“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现在,“卷”的涵义被大幅泛化,仿佛一切的行为都是“卷”,写作业是“卷”、看书是“卷”、做实验也是“卷”。但是,这些真的是“卷”吗?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的发展境界。一个人为发展自己、实现以人为本目标的奋斗,又怎能用庸俗的、被严重异化的“卷”来描述?华中大的课业确实不轻松,有人形容说,“交一个人的学费、上两个人的课程、写三个人的作业、做四个人的实验”,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卷”,而是一种向学之心,值得鼓励和发扬。把“学在华中大”调侃为“卷在华中大”,并没有把握“学在华中大”的本质。学在华中大”就是要崇德向上,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养成健全人格,实现自我超越。

青年学生很容易陷入周遭环境的困扰不能自拔,往往冲动从众。当你找不到“学在华中大”的意义,只看到了让人沮丧的“卷”,不妨走在林间路上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真谛;当你体会不到“学在华中大”的精神,不妨登上喻家山远眺,感受超越自我看得更高的舒怀;当你受挫遇困、找不到“学在华中大”的方向,不妨徜徉书海,寻找知识的宝藏。

“学在华中大”并不是“卷在华中大”。在这里,师生不断探索学术前沿,勇攀科技高峰,硕果累累。每株幼苗都能在森林大学茁壮成长,每个梦想都能在华中大尽情绽放。一起加油吧,以“学在华中大”的精神努力奔跑,励志勤奋,做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是科研路上 披荆斩棘。




学,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学,是课堂上的聚精会神。

图文由陶然、口腔医学院、生命学院、外国语学院、建规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校团委、学工部、总务后勤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