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美美与共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担当作为,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坚定为国为民奉献的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意义。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作为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扛起文化素质教育大旗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传承发扬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持续优化良好读书环境、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擅用书”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青年明德立志、博学笃行、全面发展。
1995 年,学校成立第一个读书会。每到周末,师生聚集一堂、畅读经典,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9 年,“读好书、立大志”启明读书活动启动,引导学生开阔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做到启德明智、学以致用。近30年来,学校深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育人风格。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大力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打造多维度、立体化、沉浸式的阅读场景,着力提升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持续优化良好读书环境,建设“美丽华科大”。校园里,树木葱茏常青,碧草蔓延如茵,鲜花缤纷锦簇。眼镜湖畔、青年园中、碧珠廊旁,处处都是学子晨读的身影。图书馆里,文献资源总量翻番,数字资源增加两倍,场馆环境改造升级,管理服务优化再造,充分满足了师生多学科 、跨 领 域 、便 捷 性 的 阅 读 需求。基础牢,人心暖。“美丽华科大”建设让书香萦绕着校园,使阅读成为美好的遇见。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在“森林式大学”里读书,是一场幸福的邂逅。
持续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建设“书香华科大”。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办经典名著、专家讲堂等读书班,让“育人者先读好书”;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国故新知、学术沙龙等活动,邀请两院院士、学界泰斗等名家大师以身示范,形成师生共读的生动局面;面向广大学生,策划图书漂流、书评大赛、毕业阅读卡赠送等活动,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现如今,每一栋宿舍都有读书活动室,每一片社区都有学习交流场所,“书香华科大”浸润滋养着每一位华科大人。
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华科大”。我们将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统筹协调,既引导文科学生阅读科技类书籍,又引导理工科学生阅读文史类书籍。在 2400 余期人文讲座和 300 多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中,学校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科学大家,与师生分享读书感悟,激励大家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真理。励学躬行,华科大学子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斩获桂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增强精神内核力、激发思想驱动力、提高创新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擎人文麾纛,涵韫健全人格;倡科学精神,彰显探索意识。希望广大青年倍加珍惜时光,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里静下心来广泛阅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充沛丰富的思想营养,从中华文化典籍中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外国文学名著中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使命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沁馨书香中树立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实现自我成长,敢担大任、勇攀高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积蓄知识智慧、强化本领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根据校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上的讲话改写,记者粟晓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