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有创新,校史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上周日下午,作为会计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编自导自演的院史话剧《前路》在圣井校区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公演,时长近四十分钟的七幕剧,先后上演两场。室外,秋雨绵绵,寒意袭人;室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
观剧后,一位2023级学生小王说,看了《前路》很自豪,剧中一场场既是对山财大过去创业维艰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将来发展的有益借鉴,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另一位参加演出的2021级学生小邢感叹道:作为演员,我们付出了很多,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反复练习;在排练中我们早已与自己扮演的角色产生深厚的情感,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诉说着属于会计学院的那些时代故事。
据了解,这是去年会计学院为庆祝校庆70周年暨合并建校10周年推出的一个大动作。《前路》以建校7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以校友为人物原型,精选学校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大事件,剪影般地再现了我校70年来踔厉奋发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会计学院(会计系)波澜壮阔的发展足迹,讴歌了一代代财大人爱校荣校、砥砺前行的创业精神和实干风范。2022年6月6日,《前路》在校庆前夕首演,轰动一时。导演张沫称,去年在当时客观情况受限的情况下,他们从剧本策划、演员招募、服化道设计、打磨排练到首场公演,历时五个月之久,多次的排练只能通过“腾讯会议”进行。而这次的演出,演员换成了新的一拨人,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再来……
话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面对众多观众的以对话方式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综合性体现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话剧在当下许多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里备受大学生的认同和青睐,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以参演话剧为荣,乐此不疲。
《前路》的可圈可点之处何在?概而言之有“三好”:好剧本、好演员、好布景。其一,在剧本内容上剪裁得当,选材精到。会计学科作为学校创建之初就设有的学科专业,时间跨度70年,持续保持“王牌专业”的美誉。创作者大胆切入,精心选点,选取《最后一课》《青春之歌》《筚路蓝缕》《同舟共济》《春天的故事》《梦想花开》《再创辉煌》来展现,由院及校,以小见大,足见对既往历史的熟稔和情怀,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其二,由学生甚至大一新生演绎自己学院的“当年那些事儿”,无疑具有超高的“代入感”。台上的演员们,精气神十足,演学生或者老师,上课或者课外,举手投足,字正腔圆,有模有样,惟妙惟肖,引得观众捧腹之余,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重回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胜唏嘘。据说这次演出的演员达36人,而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则过百人。其三,作为一部原创的校园剧,如何再现抑或还原过往的岁月,给观众增强“历史现场感”是个大考验,主创者们显然下了一番深功夫,充分运用老照片、灯光字幕以及旁白等多重手段,克服了舞台空间有限,剧中那曾经的老校园、简陋的课桌椅、老歌、年代感极强的服装和学习用品,等等,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假戏真做”,无不令观众深受感染。据说,剧中八十年代初期一位老师手提的“人造革皮包”,是主创者们寻寻觅觅“淘”来的,实属不易。
《前路》无疑是精彩而成功的。他们开创了在繁荣大学文化的新形势下,一个二级学院如何深挖校史和院史教育资源,并且选择艺术再现,启迪现在和未来的“自选动作”;他们尝试了用话剧这种富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使得新生入学教育“润物细无声”和“别开生面”;他们创设了思想政治教育怎样让受教育者“真心喜欢”和“真情投入”的情境氛围,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到了实打实。
无论是对新生还是每一位师生员工而言,知校史才能增添爱校荣校的责任感荣誉感,校史教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自修课。会计学院凭借《前路》,进行了先行一步的探索实践,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好路子”。
《前路》,既是来时路,也是未来路。让我们都来知校史、念前辈、悟艰辛、增志气、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