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担使命 勇毅前行谱新篇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校区搬迁纪实
3月2日上午,市委书记李长萍到新校区现场调研
聊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柳庆发主持召开学院校区搬迁工作推进会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来新校区调研
历史总在重要的节点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 月 13 日,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迎来2023 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学第一天。一大早,师生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着初春的朝阳步入教学楼。
这一刻,标志着学院圆满完成主体搬迁,师生教学生活已在新校区起步,将共同奔赴美好未来。这也是自 2022 年 11 月正式启动校区搬迁工作后,学院以优异成绩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
一年多来,新校区“一心两院、一环两轴”的总体结构规划有序布局,渐次完工,项目一期建筑及配套设施正式启用。这座占地千余亩、承载着东昌学院人夙愿的新校区,正蓝图渐变实景。
历史面前,没有退路
18 年,对一个人来说,足以完成人生的数次奋发和华丽转身。之于一所学校,同样可以历经成长、蜕变与破茧重生。
18 年来,学院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动内涵发展,是聊城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学院内部也在量变的积累中发生着深刻变化,发展势头蒸蒸日上,随之而来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人才引进、事业拓展等需求,无一不需要更广阔的办学空间。
聊城市委市政府主动回应师生期待,将“推动东昌学院转设为聊城理工学院,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写进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也被列入 2022 年全市十大重点民生项目。
对学院而言,全部“家底”的系统梳理,搬迁计划的拟定实施,新旧资源的统一调配,新老实验室功能的协调完善,各项搬迁任务、流程的统筹规划,特别是面对疫情防控叠加不利因素,如何实现搬得了、稳得住、能发展,考验着党政领导班子的魄力与智慧。
风险挑战面前,视而不见不行,躲避退让也不行,逡巡蹑足同样不行,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闯关夺隘。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将“完成学院整体搬迁”写进“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搬迁腾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进行了详细讨论和部署,明确提出“应搬尽搬、安全搬迁”的总要求,建立相应工作体系,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搬迁策略,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始终以创造历史的精神,高质量推进搬迁工作平稳实施,不给历史留下遗憾。
首先是建一套攻坚克难的决策指挥体系。全院上下牢牢把握服务聊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大局,坚定不移抓机遇、抢时机,加强搬迁工作顶层设计和统筹领导。成立了搬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 制定搬迁实施工作方案,聚焦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和搬迁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时分析研判、明确举措,通过现场勘察、多方论证等方式,系统梳理搬迁资产,摸清搬迁家底,核实搬迁预算,确定搬迁项目。
其次是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站在新的 历 史转折点,全院上下同心,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批综合素质好、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精的党员领导干部冲在一线,以主人翁的姿态担当作为、主动出击,下决心打赢这场硬仗。院领导定期调度,夙夜不懈奋战在搬迁一线 ;各单位领导身先士卒坚守现场,专题问题专题汇报,疑难问题重点解决。
党员干部搬石头,师生员工就有决心搬山头。全院上下充分发扬学院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优良传统,把能打硬仗作为目标,突出思想引领,从上到下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确定搬迁工作原则,划出工作红线,完善工作体系,改进工作机制,同学们、志愿者们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积极支持配合搬迁。特别是面对 2022 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校园阵地,8000 多学生安全有序离校返乡,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每个人,都是学院历史的书写者
为了圆满完成搬迁任务,广大教职员工丝毫不敢懈怠,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把责任感、使命感和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
高精密仪器、特殊仪器或危化品的包装,搬运过程中的转弯、低速运输、安装调试,甚至是进出实验室的门框尺寸、空隙或高低差等,都是大型设备、精密仪器搬迁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搬迁的成败。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顺利搬迁,学院全员参与,密切配合。
那几天,聊城雨雪连绵,天气寒冷。办公室空调已经拆卸,负责搬迁的老师们顶着严寒,克服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恪尽职守,涌现出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 :院领导、教职员工每天顶风冒雪往返搬迁现场,忙起来顾不得喝上一口热水 ;很多人中午从来没有休息过,午饭常常是将就一口 ;每晚忙完回到家,还要列出第二天的任务表,确保工作无遗漏 ;各位领导老师连轴转,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整理材料、等待决策、沟通协调、搬迁运输,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每位负责老师每日顶班,包括兼职老师在内的实验室负责老师盯紧全程,仔细记录打包个数、资产数量,制定详细清单,各部门通力配合,确保了搬迁全过程顺畅衔接。全院教职员工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带头崇尚实干、不务虚功,带头敢于担当、敢于攻坚,在推动搬迁实施的过程中冲锋在前。
有的实验室涉及精密仪器、玻璃制品、危化品打包运输,不能出任何安全问题。负责系部提前确定搬迁方案,确保各环节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包装、搬运、装卸作业,甚至危化品废弃物也全部搬迁至新校区,不给老校区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有的实验室资产重,有些设备价值千万,不能有任何损耗。比如重型及精密性设备,在搬迁运输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有的设备超出吊车及液压叉车负载重量,需要在吊运设备上焊接钢架,在墙上打吊钩、安装导链,使用定滑轮等工具改变力的方向,吊高重型设备 ;有的设备超出重压叉车负载重量,不得不焊接龙门架、安装二级导链从实验室中搬出 ;还有的设备不得已使用了破墙、破窗等重创方法。
数据是保障校园各项管理、服务能否正常运转的“大脑”。数据机房搬迁,不仅仅是把设备迁移至新机房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网络系统、集中存储系统的迁移必须安全平稳,尤其是核心设备如服务器的搬迁,更需要技术含量。为全力保证数据安全,搬迁使用了数层气泡膜包裹服务器等精密设备,使用减震效果较好的车辆运输。老校区服务器系统下线并搬迁至新校区后,需要尽快启动服务器。老师们耐心细致检查交换机端口状态是否正常,每遇到服务器未正常启动,便要每次一步步回顾安装、调试过程,最终耗时一天一夜,快速平稳完成数据备份、服务器安全重启。
“团结、奉献、奋斗”,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宏伟目标不会轻易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就拿机电工程系来讲,21 个实验室、43 名教师、涉及资产数量 2130 件、打包 件 数 800 余 件、 搬 迁 运 输 60 车次——这是老师们交上的“ 成 绩单”。
不 止 数 据 机 房、实验室搬迁,在组织全院各单位核算资产、组织搬迁、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有夙夜在公、靠前指挥的领导,也有顶风冒雨、顽强拼搏的一线教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而这“胜”“成”的历史结晶,就是“团结、奉献、奋斗”的东昌学院精神,这也是我们办学 18 年来从未被任何困难压倒,反而越挫越勇、愈战愈强的核心要义所在。
回首岁末年初,校园经受了史无前例的大战大考,东昌学院精神绽放出愈加夺目的时代华彩——我们以能团结而有力,师生员工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确保搬迁全过程安全稳定 ;我们以乐奉献而有用,在校园各个搬迁场景中,党员先上、干部下沉,让党旗在搬迁一线高高飘扬,新一代东昌学院人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展现出一所年轻高校该有的模样 ;我们以肯奋斗而有为,全院师生以小我服从搬迁大局,保证教学、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不掉线。
这期间,学院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抓住服务、保障、落实三个关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搬迁工作启动后,院领导多次来到新校区组织召开现场会议,专题研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力保障了师生安全顺利返校开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奋战中,每一名东昌学院人都是战士,与学院同担当、共风雨。如今,这段刻骨铭心的历程,必将载入东昌学院史册,也同样经得起历史检验。
回应期盼、承载希望的校园校区整体搬迁不仅仅是空间的腾挪,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牵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高质量内涵发展”主题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办学理念、水平、文化,重塑我们的发展模式和内涵建设。
在“安全绿色智慧特色”的理念下,基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基于未来发展的区域方位,学院美学定位是宜教宜研宜学宜居的现代化大学校园,而搬迁入驻的师生已经深切感受了到巨大的变化。
高标准配置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宿舍、科学会堂和运动场馆,绿荫、小桥、流水,伴着朗朗的读书声,新校区的一切,都充满了青春的味道。这里风景如画,办学条件得到全面优化。同学们满怀欣喜,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春光,发奋用功读书,在领导老师的关怀培育下,在更加舒适优美的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自己的孩子想上什么样的大学,我们就要把东昌学院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干事创业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气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园依水、水伴园,林下草、树上花,2023 年美丽的初春,伴随着同学们入住上课,完成整体搬迁之后的学院和谐宜人、生机勃勃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可以说,这是一座回应期盼、肩负重任的校园,也是一所汇聚力量、承载希望、托起美好愿景的校园,将引领师生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为学院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力量。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今天的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师生一德、共赴山海,“建师生舒心满意的校园,打造聊城乃至鲁西地区的教育新高地”是我们共同的信念。这种信念,必将树起一个时期学院的精神标杆,不断激励东昌学院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迈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铿锵步伐。
从黄河路 105 号到北外环路 266 号,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和其中的每一名师生,必将迎来更宽广的视野,走向更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