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目标理性思考
“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在研究印尼爪哇地区的农业时,吉尔茨将“内卷化”如此定义。
自“高校学生边骑自行车边操作电脑”爆红出圈以来,“内卷”一词越来越引发青年人的共鸣:2022 年,考研人数 457 万,上岸人数 110 万;考公总报名人数突破 202 万,183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最热职位竞争比超过 20000:1;考教资人数 1144.2 万,上岸率 30%,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50.4%、自由职业18.6%、慢就业 15.9%;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职场按资排辈、996 工作制……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养老压力、养娃压力、医疗压力……如此种种,细细数来,不难理解青年人为何深陷焦虑泥沼。
笔者认为,引发青年人内卷焦虑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因为理想信念缺失,盲目从众而卷入高度一体化竞争;另一种是外在的,由于资源有限引起内部竞争。
前者需要我们强化自身的信仰意志,明确梦想和努力的方向,不在无意义的竞争中消耗精力。许多大学生对学习生活仍然存在迷茫与彷徨现象,没有确立目标,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仍存在疑惑,却为了参与各类比赛,获得各类证书陷入内耗与竞争。如为了入党、保研等,暗地里与同学们较劲,以期获得周围同学、老师的赞许,在一次次盲目内卷中身心俱疲,消解意志,手中证书无数,却不知下一步奔向何方。
后者则需要我们培养创新精神,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用辩证和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青年一代的发展基础和生活条件比以往更好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影响。需要青年人冷静思考,理性选择,大胆创新,在时代的汪洋大海里找到自己的灯塔。
青年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坚定目标,把握当下,拒绝盲目内卷和无意义的焦虑,顺应新时代的召唤,扛起时代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