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解难题!山科大把师生“表情包”当工作“风向标”
这一个充满温情又不失浪漫的季节。
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无意间透露想乘坐一次“宝宝巴士”的想法,竟被安排得妥妥地。
“宝宝巴士”是山东科技大学一名叫石泉的师傅驾驶的校园公交。司机当“大叔”,把学生当“宝宝”,车内播放儿歌、校园歌,在一路观赏校园风景之间,驾乘人员之间对唱、合唱,对话幽默风趣,一时在校园引起不小的轰动。
6月1日晚8点,山东科技大学“接诉即办”平台人员手机响起,一名学生提出:“教学楼一教室开灯后,灯管一直嗡嗡地响。”
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马上回复:“同学你好,请等待片刻,立即安排物业人员到现场查看、处置。”不到一小时,该学生便在平台回复:“问题已经解决了,太高效了。”这是山东科技大学“接诉即办”工作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科技大学突出需求导向办实事,坚持把师生“表情包”当作工作“风向标”,做到师生有需求,学校有行动。有师生反映缺少健身活动场所,反映山体滑坡存在隐患,校长办公会马上研究,通过了健身场所建设、校园山体治理等6件民生实事,件件都是师生的迫切需求;淄博烧烤火了,有人反映想体验淄博烧烤,后勤部门立即响应,马上调研,及时推出“淄博烧烤”餐厅;想吃肯德基、阿香米线,好,安排!“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的选择权到了师生手里。
山东科技大学有关部门、单位不仅注重解决师生民生“小问题”,更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师生急难愁盼“大问题”。
如大学生就业难题如何破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16至24岁的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6.7%,而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面对严峻的形势,山东科技大学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入手,建立一套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等共同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推广创业教育。同时,积极开展“访企拓岗”,近来走访用人单位324家,组建“就业帮帮团”,实现供需匹配、精准对接,组织毕业生与威海威高集团等对接签约,开展“送才入淄”“送才入企”等活动,打通就业“堵点”,跑出就业“加速度”。推出了6月至8月“百日冲刺促就业”行动工作方案,紧盯拓岗位、促匹配、优服务、强帮扶、护权益五大板块,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山东科技大学突出效果导向优服务,坚持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上线“接诉即办”平台后,不断优化线上办事服务流程,实时、及时处理师生诉求,不打折扣,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没想到自己小小愿望真的实现了,被当做‘宝宝’宠的感觉非常好。”乘坐上“宝宝巴士”的毕业生同学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发微信致谢。
“我们有诉求,学校来解决”“我的声音,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应”。在学校官微后台,经常收到来自学生真挚而热烈的“表白”。“接诉即办”成了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连心桥”,师生满意率达95%以上。
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尽心尽力解决好师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大师生就一定能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表示,目前主题教育已经进入走深走实的关键期,要增强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推进;要增强自觉性,党员干部带好头、做表率,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完成好各项任务;要增强实效性,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