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校长带学生到农村体验秋收劳动
秋收劳动教育体验现场
本报讯(记者 张俊 刘靓)左手抓稻、右手握紧镰刀割下,用稻秆扎成束、拍打脱粒……10月23日,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李家畈村、尚古山村、普安桥村的农田里迎来了100多名大学生、小学生,金秋的农田里,一个个忙碌的学生身影……这是长江职业学院携手鄂州葛店张铁小学开展的大中小学劳动一体化体验农村秋收劳动教育活动,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吴昌友带领大学生、小学生开展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长江职业学院重视把“大思政课”建设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协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学期以来,学生处、校团委牵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劳动专项教育,财经旅游学院携手葛店镇张铁小学等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教育,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系列秋收劳动体验教育,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认识乡情,着力打造沉浸式“大思政课”。
针对不少学生“分不清小麦水稻”、不识五谷杂粮等现状,学校财经旅游学院决定与小学携手共同开展一场真实的农村劳动实践教育,不让“劳动实践”湮没在现代化的大潮之中。革命老区红安县觅儿寺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副镇长何春玲为学生农村劳动教育选拔农民指导师,与大学生、小学生对应编组,便于指导,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秋收工具,对田间道路专门进行安全处理。
10月23日一大早,100多名学生乘坐专车分别从武汉、鄂州来到50公里外的红安县。一路上,秋天的乡村展示出五彩缤纷的魅力,美丽乡村如画而来,同学们高兴地唱起歌来。上午10时,秋收劳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觅儿寺镇尚古山村举行,长江职业学院党委委员黄朝晖与红安觅儿寺镇副镇长何春玲共同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启动仪式上,吴昌友表示,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教育之始,劳动教育有助于多方面素质的养成,是五育融合的综合性基础,对德、智、体、美都会产生重要作用,有利于良好品质形成,磨练吃苦耐劳意志,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健康人格。希望小学生通过劳动体验,热爱生活,在劳动中快乐成长;希望大学生在劳动中认识新农村,认识社会,读懂中国,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如火如荼的田间劳动在尚古山村、李家畈村、普安桥村展开。 100多名同学分组劳动,他们手挎篮筐、农具,头顶旭日,在秋景如画的田野展开了“特别的一课”。每组均有农民指导师、学校老师、大学生、小学生,劳动开展前农民指导师向学生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及农作物的种类、种植技巧等,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
(原载《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