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职业教育“四脉”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家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这种“大职教”思想契合了当代高职教育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对当今职业院校办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启示。

长江职业学院作为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双高”立项建设单位,立足武汉、融入湖北、服务全国,坚持专业联动产业,持续练好内功,把准职业教育的魂、根、路、梦四条脉搏,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把准职业教育之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把德技兼修、工匠气质、家国情怀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培根铸魂”计划,长期用雷锋精神文化锻造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诚信、勤奋、沟通、奉献”素质教育八字育人理念。学校大学生雷锋连自2004年成立至今,19年如一日以雷锋精神涵养心灵,入选中国青年报评选的全国高职院校思政创新示范案例50强名单,现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标杆典范。

    学校立足人才培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技能素质,逐渐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提质”的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专业教学和竞赛培训协同并进、质量同步提升的“赛教融合”发展之路。近五年来,师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000余人次。在今年9月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长江职业学院斩获2枚金牌、1枚铜牌、1个优胜奖,为湖北争得荣誉。目前,学校拥有世界技能大赛3D游戏设计赛项中国集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省级实训基地。

比起获奖,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学校根据国家、省竞赛相关奖励办法,及时重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如对这次金牌、铜牌、优胜奖选手分别奖励25万元、9万元、4万元,同时正在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定办法,如金奖选手一步到顶可以直评教授,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让高素质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形成校园工匠人才千帆竞发、满园春色的局面。

二、把准职业教育之根,打造产教融合职教高地。

学校坚持“区域性、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办学模式,以科教融汇为关键突破口,集聚政、行、校、企多方力量协同育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教育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聚焦产业布局,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以“适应”为切入点,优化专业布局调整,及时撤销专业设置重复率过高、与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过低的专业,立足武汉和鄂州产业结构布局,采取“以群建院”方式实现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了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动漫设计、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电子商务等八大专业集群发展新布局。如机电汽车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与武汉华工激光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首批“华工激光现场工程师班”,做到了学生与学徒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教室与车间融合、考核与考试融合,培养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深化校区融合,精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创新区校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与鄂州市签订“中国药谷”政校行企产教融合体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四方联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医药产业人才。对接武汉新城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先后组建中联智慧财经产业学院、数字创意产业学院、中药健康产业学院、数字商贸产业学院、“中国药谷”产业学院;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湖北中医药大学共同组建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省内外相关院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共同构建起产教信息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联合发力、技术攻关协同进行的发展新格局,带动湖北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牵头或加入全国、全省产教融合体75个。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对接提升内涵质量。学校以“融合”为结合点,培植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打造“虚实结合、能力递进”的教学体系,构建“技术主体、项目驱动”的实践体系,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机制落地生根。学校先后与吉利、顺丰、苏宁、唯品会、九州通、三安光电等企业联合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校外实习基地300余个,建有学徒、订单培养班32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完成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并辐射带动5个专业(群)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学校电商专业、机器人、动漫等专业学生校内读书即上班,每月薪酬2800-6000多元不等。

三、把准职业教育之路,做好社会服务大文章。

学校以“服务”为立足点,依托专业和平台优势,以高质量育训人才助力民生事业有效提速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帮助老挝和坦桑尼亚制定相关专业的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艺术设计学院申报的数字媒体技术员IVET4级职业标准和医药护理学院申报的农产品食品检验员IVET3级职业标准从全国90余所职业院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黄冈红安、咸宁通山及十堰郧西签订战略合作,通过村干培训、红色研学、产业扶持、职业培训、电商直播、技术服务、文旅项目开发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电商赋能产业升级,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职业培训,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需求。目前,已开设电商物流、汽车维修、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水库移民就业培训工程”“乡村电商普及工程”等立体多元社会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年均培训近3万人次。服务中小学研学,学校动漫、急救、医药、电商、机器人等实训基地,木艺、食品加工、茶艺、咖啡调酒等实训室,以及非遗叶画、非遗汉绣工作室作为研学内容,积极对外开放,为社会服务。

四、把准职业教育之梦,探索创新发展新赛道。

学校以职业院校为中游枢纽,链接上游科技研发与终端产业应用,推动科技界与职教界的共通共融,全方位统筹科技、产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职业教育圆梦。

学校一直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了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和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四创融合”实践平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沙龙、工作坊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针对有志创业的学生分类施教,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学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金水电,配备指导老师,以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助力,个性化帮助创业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每年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超过1000人次,并有大批学生创业成功。近几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长江职业学院经常获特等奖、一等奖。学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被省、市人社部门确定为省级创业学院、市级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