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这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正确处理党建与业务关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学校发展,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存在“两张皮”现象。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党建工作,更不利于学校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坚持高校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这是我党第一次将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高校党组织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做出规定。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深化理念认同、完善机制制度、明确融合重点,实现高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今年的务虚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牢固树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导向,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学校制定了《鲁东大学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聚焦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实施“八项行动”,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有效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发展,切实把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动能。

欲立事,先聚心。破解“两张皮”问题,最根本的是从思想上正本清源。要树立“融合”理念,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充分认识和理解党建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纳入党内组织生活,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落实情况作为组织生活重要内容,开展研讨交流、批评和自我批评、谈心谈话等工作,在充分的沟通交流中统一思想认识。要坚持党建围着业务转,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干部培训,把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学校高质量发展上。要坚持党建带着业务干,强化党建导向引领,以抓党建保障业务工作,以抓业务促进党建落到实处,切实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要完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制度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要把党建工作放到事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一体推进,要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与高校业务发展规划,结合实际与特色,共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要优化党组织设置,实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结合,推动党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机融合,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职责,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等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中,探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评优评先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及时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

融合不是简单、机械地叠加,要围绕业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寻找与党建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和实践路径,搭平台、建载体,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效”融合。要针对不同类型党支部确定不同的融合重点。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抓党建,结合党建“双创”,聚焦学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本单位领导班子任期目标以及关键发展绩效任务,推动党建和中心工作结合从“形”向“质”转化。教师党支部侧重于党建与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融合;学生党支部侧重于党建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融合;机关党支部侧重于党建与思想政治、校园文化、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等融合,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育人相结合。要整合校内外资源,线上线下联动,突出特色亮点,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要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建立党建和业务一体化工作责任制。要细化“责任田”,党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排兵布阵”,各部门密切配合,党员干部具体落实。要找准关键、精准发力、狠抓落实,齐心协力,下好“一盘棋”,才能破除“两张皮”,才能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同步向前。要以严字当头、细字着力、实字打底,把融合工作落地落实,共同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