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到民族村当第一书记 做农牧民的“连心人”

    “周书记,今年养牛场挣了不少,多亏你当年带着我们建起这个集体养牛场!这次后旗疫情严重,村里要派人24小时值班,还需要备用物资,养牛场的集体收益派上了大用场。”结束驻村工作半年后,周辉接到五官村书记呼和充满谢意的来电时,脑海里又一次出现两年半前他刚到这个民族村时的情景。
  2020年4月10日,周辉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委派,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塔奔诺义德嘎查(五官村),担任这里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为期两年。
  五官村是一个蒙古族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国家级贫困村,产业结构落后单一,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2020年时,千人的村里有48户(123人)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
  村支部书记呼和是典型的蒙古大汉。最初,他和村民们一样,对这名个子不高、略显瘦弱的大学辅导员能否胜任驻村工作心存疑虑。然而不久后,村民便逐渐对这位新来的书记刮目相看。
  “周书记跟咱一样,都是村里人”
  语言是周辉必须面对的第一道坎儿。来村之前,周辉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副教授,虽然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但他性格直爽、为人热情,而且多年从事学生工作,擅长与人打交道。
  然而,这回周辉遇到了不小的沟通障碍。村民全都是蒙古族人,日常交流都用蒙语,偶尔会说一些普通话。最初,周辉只能盯着老乡们,努力地听。经过友善的交流,村民们开始“照顾”周辉,尽可能使用普通话交流,周辉也主动学起了蒙语。
  为了尽快融入村里,周辉和大家一起吃土灶、睡热炕、下地劳动,工作之余便和村民聊聊家常、开开玩笑,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在到村后的一个半月里,周辉走访了48户脱贫享受政策户,逐一了解情况,全面掌握村里的情况,记录了两大本、300多页的扶贫工作日记。
  村民满达年龄大了,经常酗酒,性格暴躁,和村干部吵架,媳妇也离开了他。周辉了解情况后多次去他家,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利用扶贫政策为他争取了一头牛和几只羊。满达逐渐有所转变,也重新找了老伴,如今的生活已大为改善。
  海山夫妇因生活困难,经常向村里要东西,时常抱怨村里救助不及时,村干部不愿意理睬他们,彼此都十分不满。周辉于是经常去他们家里,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解决了他们与村干部对立的问题。“不要针锋相对,要疏导”“不要简单粗暴,要注意方式方法”,周辉经常同村干部交流做好村民工作的经验。
  呼和作为村里的“老”书记,在周辉刚来时,还因工作理念不同和他有过争执。接触多了,呼和渐渐感受到周辉处事公道,之前村民和村干部的“疙瘩”,也在周辉的努力下逐一解开。这个直爽的蒙古汉子对周辉愈发敬重。和呼和一样,村民们对周辉都有这样的印象:“这个大学老师没有架子,跟咱一样都是村里人。”
  对于周辉而言,两年的驻村经历虽不长却也不乏坎坷:除了疫情,还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灾、大洪水和2020年的大旱,甚至还经历了地震。2020年和2021年,科左后旗遇上大雪灾,大雪封村,停电、停水、停网、停暖气长达3天。周辉带领工作队化雪取水,每天只吃一顿饭,步行出门十几里,到村民家探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看到村民因雪灾损失严重,他便联系学校师生,为科左后旗募集了15万元救助资金。
  技术入村,产业兴村
  如何让老乡们尽快过上好日子?这是周辉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的问题。
  彼时的五官村,人畜混住,院子不仅脏乱差,还圈不住几头牛。周辉经过充分调研,利用国家政策和学校的资金支持,投资80万元在村里开办集体养牛场,面向村里所有贫困户实施“铁牛”养殖项目:对于有产业能力的贫困户,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对于没有产业能力的贫困户,他们的牛由村集体养牛场养殖。由此,全村所有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产业牛。
  同时,周辉联系学校,通过专家论证,由学校出资在村里实施鸡心果树种植项目,筹建经济果树种植合作社,盘活庭院经济,不仅起到产业帮扶的效果,还能收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生态帮扶成效。“周书记带领大家让牛出院、树进院,在村里创办了集体养牛场,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还美化了庭院!”呼和感慨道。
  色音巴图的两个儿子有智力缺陷,需要人照顾,而他分到的土地又是十分贫瘠的“沙坨子地”,种地挣不了钱有时还赔本。周辉了解情况后,通过学校与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双奖获得者田原宇教授合作,将其腐植酸土壤改良技术应用于色音巴图家的土地。没过多久,第一批试验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色音巴图的“沙坨子地”变成了优质良田,家里经济状况进而大大改善。
  针对草原民族村特色,周辉还引入一家专耕民族文化产业的公司,在村里建立帮扶车间,手工制作马头琴,学校帮销帮扶车间产品,村民们从此不用外出打工也能在村里赚到钱。
  不仅主动思考谋划,周辉还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冲在乡村产业振兴第一线,和大家一起盖牛棚、种果树、筹办马头琴手工场、开辟闲置地种青贮、准备养牛饲料,多措并举为村子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五官村也成为当地自行开办村集体经济第一村。周边村镇的村民和干部不无羡慕地说:“我们也想要这样一位踏实肯干的驻村书记。”
  让民族村更美更文明
  人心齐了,产业发展了,周辉却仍未止步,开始全力筹划改善村里的生态环境,努力让民族村变得更美、更文明。
  面对村路尘土飞扬、狭窄得难以会车的窘境,周辉联系学校建筑系与当地镇政府签订建筑设计捐赠协议,指导五官村开展乡村建筑设计规划,累计投入165万元,在五官村开展文化广场建设、路肩铺设、村标建设等6个建筑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针对农牧区没有排水设施的情况,周辉联系学校引入校友企业高技术产品——免水冲环保户用厕具,目前已免费为五官村的100户困难群众安装,村里老人要穿好几层衣服才能起夜的经历成为历史。
  由于饮食习惯问题,村里的中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让村民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周辉利用养牛场的公共收益,给村里35岁以上的人安排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在周辉的主动谋划下,五官村文化场所也得以升级。村里组建了3支舞蹈队和1支器乐队,村民们渐渐从麻将桌走向文化广场;以前村里的孩子们上幼儿园要到几公里外,周辉联合村干部多次论证,申请学校经费立项支持,筹建起村幼儿园。
  最让周辉牵挂的是村里的留守儿童。2022年春节,抽不开身的周辉索性把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接到村里过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周辉便给贫困户的孩子们送去压岁钱。他还联系学校团委,在村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选派优秀学生暑期来村里支教。
  两年时间,五官村改换了新颜:建档立卡贫困户从48户123人到全部脱贫,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8000元到2021年的超1.2万元。村子也获评市级“文明村”,昔日贫困村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依靠组织,服务人民,两年的驻村工作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中,与农民朋友心在一起,紧密相连,必将大有可为!”周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