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焦虑“脆皮” 大学生自有担当


“60岁的大妈步伐轻盈,20岁的大学生弯个腰都眼冒金星”“70岁的大爷身手敏捷,20岁的大学生做个俯卧撑像振翅蝴蝶”……一段时间以来,调侃当代“脆皮大学生”的网络段子层出不穷。

“脆皮大学生”的标签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网络世界对当代大学生新的印象:青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身体素质却奇差无比,差得令人匪夷所思、哭笑不得:“上厕所骨折”“和室友聊天肺笑炸了”“学个科目三气到喝中药”“割衣服标签没找到剪刀,拿刀片把肌腱割断了”“骑动感单车骑得横纹肌溶解”。

对于“脆皮大学生”这一网络热点的理解和看法,大多集中在当代大学生亟需加强体育锻炼方面。笔者对此只能表示部分同意,诚然,确有一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怎么样且疏于锻炼,然而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想当主角,且青年人成为互联网主力的时代,当敢于戏剧性自嘲加上“脆皮”带来的反差、笑点,再加上流量汇聚,“脆皮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一场自导自演的自嘲,其成为话题因此并非偶然。与其说当代大学生变“脆皮”了,不如说在互联网的诸多话题中,“脆皮大学生”以不伤害任何人的方式带来了一场网络狂欢。

更何况在网络之外,无论是校园整体氛围,还是大学生的普遍生活状态都讲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从3天骑行370公里的青岛大学新生硬核报到之路到青核先锋营成员不负韶华、再续荣光,哪怕从军营返回学校,依然坚持自主训练,毫不松懈,再到“荧光夜跑”活动中,跑步爱好者们浩浩荡荡穿越校园,用慢跑描绘一条流光溢彩的青春之河,这些青大学子,不但不“脆皮”,还用实际行动书写坚韧。

不可否认的是,“脆皮大学生”能够带给大家正向作用。大学生心理与身体健康本身就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学生也应正视、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内卷”学习、“特种兵”玩耍的同时,也别忘了均衡饮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身心不再“脆皮”,才能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网友们无需过分焦虑大学生的“脆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大学生自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