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钱塘围垦稻香艺术节为村民办实事出实招


本报讯(记者 陈洪标)“我们稻子还没有收割,就把稻香米的包装设计好了,推广的动画视频也做好了,地域保护性商标也注册了,今后怎么发展也给我们提了方案,事事想到了我们前头。这样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招招都很实,好暖心!”11月20日,我校联合举办的“稻香河庄同心共富——2022钱塘区乡村论坛暨围垦稻香艺术节”,在新围村共富广场举行,村党支部书记谢建民这样告诉记者。

新围村位于杭州钱塘江东岸的河庄街道,建于1971年,有围垦第一村之称,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这几年,村里引进了蝴蝶兰种植基地、麦腾生态农园等很多共富项目,特别是与区校等部门共建的150亩共富试验田,更换了增产提质的水稻品种之后,如何把新稻米卖出去,让村民的收入从去年人均4.8万元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增加,这成为谢建民心里的头等大事。

让“共富”变现,就差临门一脚。谁来踢这高难度的一脚?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凌广主动请缨,他不仅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意大利A设计奖获得者,还是中国农村研究专家,率先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先后在衢州、丽水等地9个乡村成功通过艺术赋能方式,为村里办实事出实招,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次在短短15天,就成功策划总体实施方案,快速组建了涉及9个专业100多名本硕师生的三个团队。

由意大利A设计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张世锋、申宁涛等教师带领学生组成的设计创意团队,为稻香米设计外包装,创作广告动画视频,还制作了一批稻草人。

艺术创作表演团队,挖掘建村51年的围垦精神,由国际现代舞大赛金奖获得者金艳,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者华茜分别创作节目,指导师生进行舞蹈等表演,展现和重温宝贵的围垦精神。同时,邀请百米书法长卷创作人、《浙江传媒学院报》副主编陈洪标,为村民展出百米淡墨书法长卷,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振村民的精气神。邀请校团委小浪花直播间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为新围村的“共富”造势宣传。

智囊专家团队,邀请来自企业、行业、政府、高校等7位专家学者,不仅为“共富”临门一脚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方案,而且也为新围村的未来发展,业态转型出谋划策,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方案。

出席活动的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保胜说,这是我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又一次成功探索,从农村、农民和农业三方面着手,在为农村“塑形”、农民“铸魂”、农业“聚气”上下了功夫,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农村环境美起来,让农民精神富起来,让农业产业强起来。(相关报道详见本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