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中国良种”端稳“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以我为主,将良种培育技术把握在自己手中。长期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更是一个热频词汇。粮食安全、种源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存的根本要求,重系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必须实现自主研、培、管。“中国粮”用“中国种”,中国粮食安全就有了“中国芯”。

解决种子问题,是在打一场艰巨的“翻身仗”,必须要打好。曾经有段时间,自家种粮种子不仅品质不佳,有时还不够用,结果导致国外的“洋种子”逐渐占领了国内市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虽然已经成功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时至今日,大批量口粮作物种子和油料作物仍然离不开国外市场,依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如今的中国,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良种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上线。有一颗好的种子才能有一个好的亩产,机械化生产设备的效能才有可能被最大化发挥,我国农业现代化才会迎来更高阶的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和希望就蕴含在一颗良种里的。当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打好种业翻身仗难以一蹴而就,必须激发中国种业创新创造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只有将种业科技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立自强,才能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种子的遗传资源。“种质资源是繁育种子的母体,保护好种质资源,才能培育出好种子。”

“天涯海角育良种,科研科培显力量”,正如海南省依靠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生物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并大力发展种业从研培实验到试点试验再到大规模产销的全产业链,我国正逐渐形成从沿海到内陆、从低纬到高纬的全局育种网络,依托政策大力支持,针对地域气候环境特色有重点地投入科研资力。海南作为种业自强地先头重地,已建设含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在内的南繁育种基地,新建或改造高标准农田24.26万亩,覆盖90.5%的南繁保护区……我们正在向着种业领域新高度不断发起冲击,坚持“以我为主”的科技创新发展观,将种子这块农业发展的“芯片”做精做强,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才不会受制于人。事实上,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种业发展,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育种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创新。我们深信,只要“中国粮”始终用“中国种”,我们就一定能将“中国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也将在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将为世界农业现代化带去中国式新型发展模式和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