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金专精神,坚守教育初心——校党委授予七名同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传承金专精神,坚守教育初心——校党委授予七名同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引领广大教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党委研究决定,授予王帅等7位同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王帅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王帅老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累计培养学生4000余人,授课6000余学时。

她潜心钻研、方法科学。累计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市校级课题7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她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带领课程组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于教学中。她云端教学、敢于创新。疫情期间不断提高线上教学技能,将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同质等效作为最大诉求,教学工作成绩斐然。她就是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第三届“最美教师”——王帅。

 

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  平迪

 

信息技术学院平迪老师,是一名90后辅导员,2022年疫情当前,她毅然选择逆向而行,坚定地守护在每一位学生前面,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的长城。“我一定不愧对教师和党员身份”,是她对学校和学生们说出的最平凡却最坚定的承诺,六十余天的校园封闭管理,她用坚定解读信念,用勇毅诠释初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工作彰显了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肩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特殊时期不平凡的贡献!

 

基础教研部教师  刘洋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基础教研部刘洋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作为第一批高职援疆教师,他将一份教育热情播撒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在对前方环境几无了解的情况下,刘洋老师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项政治任务。出发前,校领导关切询问,希望学校为他提供些什么支持?刘洋老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带着党员的理想和所学所长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我的光荣也是我的使命”。

2022年春季突发疫情,援疆归来的刘洋老师所在小区出现阳性病例,他发挥着支部书记的表率与担当,在网课之余多次参与社区上门核酸检测工作,没有耽误一节课、没有影响一名学生。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学识带给学生,把平安贡献给人民。刘洋老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露

在思政教育这条路上,张露老师是一个“奔跑者”。“奔跑”是她的日常状态,向学生“奔跑”,向工作“奔跑”,让教与学成为双向奔赴的美好。

她扛起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担当,将理想信念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她甘愿化作火种把勇气、智慧、胸怀,播撒给每一位昂扬奋进的青年人。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作为、有信仰、有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思政课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展现是她的职业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使她熠熠生辉,她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露。

 

 

金融学院教研室主任  宋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宋贺老师从教以来,始终致力于成为金融行业与职业教育的紧密纽带,把握行业前沿,钻研教学科研,曾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入选吉林省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她率先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牵头课程入选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参与课程入选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立德树人是她始终坚持的职业信仰,成为三尺讲台最美教师是她持续追求的职业理想。----宋贺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赵旭

她,静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动能点石成金、琢璞成器。三尺讲台,深耕不辍,她始终以一个优秀金专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十年树木,天下桃李,她用丰富学识和师德情操影响着一届届金专学子。“葆有一颗仁爱之心,做有温度的教育者”,是她的育人宣言。用爱培育爱,用心拉近心,她就是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博闻强识、真诚可亲的赵旭老师。

 

会计学院辅导员  韩立梅

一声“老师”,一份信任;一朝为师,一身坚韧。会计学院辅导员韩立梅老师,秉持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理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春风沐雨,从星光熹微到星河灿烂;润物无声,从春意绵绵到霜花似锦。她用学识拓宽学生未来的边界,用钻研挖掘学生潜力的极限,用宽仁唤醒学生思想的勃发。

桃李不言,自由风雨叙沧桑;自强不息,躬耕不辍展辉煌,她是学生们心中最亲近最信任的梅梅老师。

 

希望全体教职工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良好师德师风,增强自身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自我教育管理和约束的意识,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