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动人的小事,一群发光的人儿

——访光电工程学院11舍510寝室


夜晚,微信里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我们学院有一件挺感人的事儿想反映一下。在接到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老师发来的消息时,我们都以为这只是长理疫情防控中的一个感人的小举动,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我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有这样一个故事

3月13日,广大校友纷纷开始向学校捐赠防疫物资,鉴于校友们为母校积极助力,学校开通了“齐心抗疫,心系母校,共克时艰”微捐项目,并在官方平台发布。就在这一天,这条消息也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11舍510寝室中萌芽了一个关于爱的提议。

“咱们学校每天都是免费发三餐,而且牛奶、水果,样样都有,不如咱们把省下的饭钱都捐赠给学校的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吧。”“咱这封校伙食真的很不错,学校处处都为我们考虑。”“学校最近为我们付出太多了,我们也要为学校分担一点儿。”

“老师和同学们当志愿者都那么辛苦,我们也应该做点贡献。”寝室四人不约而同产生了这个想法,大家一拍即合,迅速展开行动,每天120元的捐赠“秘密活动”就这样悄悄开启了。

“我以前也经历过严格的疫情封闭,这次吉林的疫情一出现学校就立刻安排好了封校隔离的各项措施,让我感到学校的防疫措施特别及时到位,让我很放心地在宿舍内学习生活。”说起这次封校,来自湖北襄阳的彭御天以“过来人”的身份率先聊了起来。

“我在家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过疫情,一开始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但是后面随着学校的各方面安排,老师和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伙食甚至比平时我自己吃的还要好,我就觉得十分安心放心了。”从忐忑到安心,来自河北唐山的翟爱琪已经完全放松下来。

“封校后学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和心理上的保障。唯一的感受除了安全感还是安全感!!!!!”来自山东菏泽的郑国营用 5个感叹号强烈表达了来自学校的安全感。

“现在我们都大四了,对学校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看到疫情之下的学校为我们出心出力,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学校。”来自四川成都的叶正总结了4个人的想法,也是再一次说出了他们“捐赠饭费”的初衷。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不是偶然聊天“说漏了嘴”,大概我们也没有机会认识这4个有心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大男孩儿。然而爱心与责任从不会凭空而来,4个人的一拍即合也绝非偶然巧合,他们给予我们的惊喜才刚刚开始。

学习、运动、音乐样样都行

3年前他们为了自己的大学梦从天南地北来到了长春理工大学,两年前他们为了自己的光电梦,以优异的成绩转专业到了光电工程学院,在11舍的510寝室汇聚一堂。4个不同的省份,4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长理的天空下渐渐心心相融,共同携手,追光逐梦。

“彭御天综合能力很强,做过不少比赛”“羽毛球种子选手,学习非常认真。”“钢琴弹得一级棒!平时对同学们都很热心,喜欢帮助别人。”

“郑国营是宿舍学习能力最强的,学霸一名!”“妥妥的山东汉子,对待朋友同学是一顶一的够兄弟、够义气”“平时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损友,喜欢唱歌,是我们宿舍的气氛担当。”

“翟爱琪运动天赋很高,篮球和羽毛球都打得特别好,还会弹吉他和电子琴。”“学习能力特别强,吸收知识非常快。”“绝对的科研担当,是光电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室的重要成员。平时经常带我打篮球,有他在稳赢。”

“叶正经常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平时有不懂的我都问他。”“特别热情,是我们寝室的带饭小能手,还是我们寝室乐队的吉他手。”“他是宿舍里作息最规律的,平时一直坚持运动,每天都去操场跑几公里。”

学习强人、科研能人、运动达人、音乐玩家、兄弟义气、热心快肠,这是他们每个人的标签,也是510寝室的整体特色。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他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攻克难题,运动上携手球场,配合默契;音乐上你弹我唱,余音绕梁。他们对学业与生活的热爱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彼此,目前4人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正紧锣密鼓地为复试而冲刺。

我爱你,长春理工大学

“我最喜欢学校的图书馆,环境特别好,很有读书氛围,陪伴了我整个的考研时光。”

“光电工程学院的学习氛围一级棒,这是我们取得优异考研成绩的基础。”

“孙高飞老师在她的仪器零件设计课上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最后我拿到了优等成绩。”

“牟达老师,指导了我很多光学方面的知识,在考研期间也给了我很多考研指导。”

“苏拾老师在互换性课堂上为我解决了很多专业问题,我特别喜欢他!”

“长理的很多老师,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真的体贴入微!”

“我最爱学校的体育馆,环境好还便宜,真正的经济又实惠,也促使了我坚持运动。”

“咱们学校食堂美味特别多,而且物美价廉,宿舍楼下面的超市,东西很齐全,非常方便。”

聊起学校,他们一句连着一句,简直停不下来,哪怕没有面对面,看不到表情,哪怕只有简单的文字,听不见语气,我们都能感受到这几个大男孩儿对长理的热爱,仿佛能看到他们在长理日复一日拼搏奋进的身影。

“明德、博学、求是、创新”,这是长春理工大学的校训,也是在采访中,他们频频提及的理念,他们不仅记住了,也真正用行动去践行了。“我们不是‘神仙寝室’,我们只是千万长理学子的一个缩影。”翟爱琪的这句话不禁让人久久回味。

转眼他们在长理已经度过了三年多的时光,今年七月,就要收拾行囊,远赴他方。谈起离别,每个人都是万分不舍,长理承载了他们太多美好的回忆,见证了他们青春的成长。

“我想要坚持自己的兴趣,继续攻读博士。”

“我会一直努力,一直向上、前进。”

“我会努力读好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用功读书。”

四个人对未来的想法都很简单,读书、努力、向上、前进,这些看似简单的目标,做起来却从不容易。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一定能行,因为他们是长理学子,秉承着长理校训,心怀着理工精神,而这精神,就是盏不灭的明灯,永远照亮他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