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技创新研究院长白山特色资源应用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通讯员 崔婧)近日,我校科技创新研究院长白山特色资源应用研究中心团队研发的“软枣猕猴桃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及熊蜂增产技术应用”系列研究成果在我省通化市辉南县实现落地转化,该成果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许可吉林省博硕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实施,我校获得技术转让费100万元。

     今年以来,我校科技创新研究院坚持面向我省经济主战场和特色产业重大需求的科技工作方向,深度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学校校长刘多多次深入合作企业一线走访调研,开展校企精准对接。副校长张德利多次组织协调“校、企、政、银”多方洽谈和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不断推进学校优势特色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022年10月,在吉林省产学研基金第十五次投资决策会议上,“软枣猕猴桃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及熊蜂增产技术应用”项目获投决会决议通过,省高校产学研基金投资1000万元对该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该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时东方带领团队以丰产抗寒软枣猕猴桃优良种质资源开发为重心,深人生产一线,逐步完善了种苗快速繁育、商品化种植及熊蜂授粉关键技术。近年来,该团队在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开发、标准化种植和熊蜂授粉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出2个丰产高效的软枣猕猴桃优良品种,并形成了适合我省气候特点的寒地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熊蜂配套增产系列技术,实现了以蓝莓、软枣猕猴桃为代表的长白山寒地特色浆果产业在我省东部山区相继落地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硕果。该成果的成功转让是我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我省科技创新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悉,科技创新研究院长白山特色资源应用研究中心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长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服务我省特色经济为宗旨,瞄准产业需求,聚焦乡村振兴,形成了系统的基础科研与产业化应用相结合的研究链条,在长白山特色小浆果资源应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获批经费3000余万元,开展技术及专利转让10余项,累计为合作企业新增产值超过1.3亿元。